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晚报

孩子们用上千件作品向祖国深情告白

日期:10-03
字号:
版面:第02版:越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100多张孩子笑脸组成的“颗颗爱爱”版画作品。

  老师向学生们讲解展品。

  记者 王文其 通讯员 戚罗燕 文/摄

  本报讯 12幅长达10余米的巨幅画卷高高悬起,版画、陶艺、日记创作等上千件学生作品错落陈列……近日,上虞一所小学的“向美生长——吾乡与吾情”美育展火出圈,孩子们用上千件作品向家乡向祖国深情告白。

  如何让爱国情怀在孩童心中可触可感?上虞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上德校区的师生找到了独特答案:从脚下最熟悉的土地汲取力量。展览以“墨彩润乡”“线叙家话”“刻痕忆乡”“瓷釉生辉”四大主题,将国画、线描、版画、陶艺融成一场美育与德育深度融合的盛宴,生动勾勒出家乡的变迁与温度。

  “看,这是我的作品!”该校一名学生告诉记者,他们的作品背后是一个个寻访家乡地标的故事。他们利用周末时光,或与家人同行,或独自出发,手持国旗,在家乡的地标前留下极具创意的“同框照”。新落成的商场、熟悉的社区、充满科技感的e游小镇……这些地标都是他们心中最美的家乡一角,化作他们创作的灵感源泉。

  在美术课堂上,老师们巧妙引导:如何用线条呈现老火车站的厚重?如何用色彩晕染曹娥江的灵动?如何借陶土表达对家园的眷恋?孩子们以稚嫩的笔触回应,每一笔勾勒,每一刀刻画,都是对脚下这片土地最深情的告白。

  孩子们的自画像也是创作的内容。在“刻痕忆乡”主题展里,一幅名叫“颗颗爱爱”的作品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颗颗爱爱”谐音“可可爱爱”,由100多名孩子共同完成,作品以版画的形式呈现出孩子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这些笑脸也象征着孩子们对祖国的一颗颗爱心,表达了他们的爱国情怀。

  家乡名人也成为了美育载体。展览门口,两册立式日记版画册引人驻足。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的人生轨迹穿越画纸,形象跃然眼前。“我刻这幅‘竺爷爷日记’的版画前,读了他一辈子风雨无阻记录天气的故事。这个故事让我明白,把每件小事干到极致,就能干成大事。”该校五年级的学生刘逸凡说。

  “当孩子的作品里同时闪耀着家乡的风景与伟人的光芒,这便是最动人的‘家国同框’。”该校美术老师吕银萍动情地告诉记者。

  作为学校美育展示平台的常态化活动之一,本次展览将持续面向全校师生开放。“每学期,学校都会开展2—3次美育展览,打造兼具大众化与专业化的校园美育展示平台。”该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金华梁说,“我们期望孩子们懂得,家乡的巨变根植于国运昌盛,而报效桑梓的志向,正发端于对脚下土地最深沉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