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晚报

我曾羡慕能说会道的人

日期:10-01
字号:
版面:第06版:鉴湖月       上一篇    下一篇

  我生来话少,仿佛一生下来就比别人少了几分说话的兴致。父亲能说会道,像极了奶奶,言语如溪流淙淙,从不间断;弟弟也承了这家传,应对自如,巧舌如簧。唯独我,随了母亲,话语到了唇边,每每悄然滑落。母亲常提示我:“嘴巴长在自己身上,要自己问。”她一生因沉默吃了不少亏,故而格外盼我能言善辩。可我终究还是走了她的路,只是走得不同。

  记得读小学时,老师提问,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答,我却只是抿着嘴,将答案囫囵咽下。后来无意中发觉,在我,笔尖比舌尖更为驯服,便在周记本上絮絮地写,写课堂上无人察觉的失落,写操场边独自徘徊的寂寥。老师的红笔批语从本子那端落过来:“很好,未来小作家。”我忽然明白,原来沉默的人,也自有言说的方式。

  母亲的叮嘱常在耳畔,我却寻到了自己的路途。家人也渐习惯了我的沉默。出租房屋时,父亲让我起草合同;邻里往来,母亲叫我代写请柬。父亲常说:“你的文字,比说话明白。”小学时班上写奖状,班主任总找我执笔。想来,我从小便擅长做文书工作的了。

  担任班长的七年光阴里,每次站在讲台上,只觉得满室目光如麦芒在背。声音卡在喉间,吐不出又咽不下,初二那年终于鼓起勇气向老师递交了一纸辞呈。淡蓝信笺上字迹工整,写道:“陈力就列,不能则止。”班主任读了,欲挽留,见我心意已决,便道:“那就用你擅长的方式为班级尽力罢。”自此我知晓,人不必强求成为别人,做真实的自己,反而更能得到理解。

  母亲的沉默是压抑的,而我的沉默却生出了新的力量。大学时与老师见解相左,从不当面争辩。往往是深夜动笔,将翻腾的思绪一一落于纸面,次日悄悄放在老师办公室门前。出乎意料,几位老师反而因此更愿与我深谈,他们说:“落在纸上的思想,比随口说的话更有分量。”

  工作后见领导,必先备好文书。有一回谈薪资,我攥着画满思维导图的纸条,领导的眼光不时落在那纸上。我依着纸上的脉络,磕磕巴巴地陈述,他却始终静听。当时心想,无论结果如何,有人愿倾听,已是难得的尊重。

  后来结果虽未全如所愿,却也争得了几分余地。捏着那被手汗沁得微皱的纸走出门去,忽然明白:充分的准备,原是一场无声的对话,更是对自己、对他人的尊重。言语可以结巴,心意却须郑重,这份郑重,终会被人看见、理解。

  在训练口才这事上,我也曾下过功夫。参加英语演讲,站在台上手心出汗;去媒体实习,采访时言语支吾;做志愿者翻译,每完成一番交谈都要暗舒长气。我像一只蜗牛,好不容易探出触角,稍一惊动便又缩回壳中。直至三十岁上,在宠物店撸猫时,还对老板说:“我有些社恐。”老板热忱道:“你的安全距离短,来我这里做销售锻炼罢。”我笑了笑,没有接茬。

  如今我的日记本已积了满满一箱。朋友笑说是我的“话匣子”,里面藏了未曾出口的千言万语。身边的友人个个能说会道,我常请他们做我的“嘴替”,他们总是又好气又好笑:“你自己说又何妨?”我却只微笑摇头。

  人谓“能说会道”是本事,我羡慕了小半生,终于不再羡慕了。母亲的沉默是时代的亏欠,而我的沉默,却在这宽容的年岁里,生出了新的可能。世间需要各种声音,高亢的、低回的、急促的、舒缓的……而我的声音,却选择了以文字的形式存在。

  深水总是静流,却能穿石;花朵从不言语,却传递芬芳。表达之道,本就不拘一格。只要心中明白,传递得出,便是最好的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