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晚报

为什么大家都愿意 为“鸡排哥”排队?

日期:09-30
字号:
版面:第07版:关注       上一篇    下一篇

  在效率至上的时代,“鸡排哥”没有为了赚钱,坏了自己的规矩,他的原则简单却鲜明:四点半后不接待散客,只卖学生;学生比散户便宜1元。当摊位大排长队,他会为鸡排炸过火而自责;当顾客纠结买不买,他一句“别亏待自己的肚子”,像朋友般的唠嗑,说到了人们的心坎里。于是乎,网友宁可排长队也要打卡这场价值6元的“鸡排脱口秀”,实则买的是这份稀缺的“被重视感”。毕竟,在快节奏的生活里,很少有人会为陌生人的情绪花心思。

  除了给顾客提供有人情味的服务,他那些“成功靠老婆”“真正辛苦的是我夫人”的发言,满是对伴侣的珍视和肯定,恰好戳中当代人对平凡爱情的向往。当代人总在快餐式关系里兜转,可心底始终渴望一份真心相对的爱情,而说出口的爱意,最有分量。

  更难得的是,“鸡排哥”在流量浪潮中的清醒自持。面对暴涨的人气,他表示,拒绝连锁加盟与直播带货,坚持“小摊初心”,专注服务学生与本地客群。甚至,他还公布了鸡排制作过程,表示“不存在任何的科技与狠活”。这让人想起很多藏在巷口里的老味道,它们或许没有流量的爆火,却实实在在温暖了无数食客的胃。

  在餐饮千篇一律、网红店速生速朽的当下,“鸡排哥”用6元的鸡排证明,商业的本质,从来离不开人心的连接。他的走红不是流量偶然,而是人们对真诚、坚守等稀缺品质的集体呼唤。在烟火气中沉淀的清醒与温情,或许正是对抗浮躁时代的最佳食材。

  反观不少连锁商家,门店里服务人员口中的“欢迎光临”“谢谢惠顾”,就像机器人设定好的程序在机械循环,只有话术没有温度,顾客感受不到被重视、被理解,自然也很难产生归属感。

  “鸡排哥”的走红,恰恰道出了当下消费市场的深层需求:在快节奏的生活里,人们需要这样的“情绪补给站”,人们想要的不只是商品,更是“排队时听摊主说句玩笑,能消解等待的烦躁”“接过食物时被逗笑,会让简单的餐食多份快乐滤镜”。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