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器发烫引燃棉被,喷淋系统立大功
日期:09-30
见习记者 马冰雪
本报讯 “这次喷淋系统真是立了大功!”9月29日,记者跟随柯桥区消防救援大队防火监督科工作人员来到事发现场,一走进事发房间,仍能看到明显的着火痕迹,在现场勘查的工作人员骆少飞向众人解释道:“这类民用建筑的喷淋头,当环境温度达到68℃时就会自动破裂喷水,且喷淋系统的保护半径通常在1.8米,这次多亏了它,才没让小火酿成大祸。”
这起事故发生在9月24日晚。当晚9点40分左右,柯桥区钱清街道清兰公寓2楼一房间突发火情。经初步调查,系手机充电器长时间插在床头插座,发烫后引燃床上棉被等可燃物。所幸房间内的喷淋系统及时启动,火势被有效控制,未造成人员伤亡。
“当时我听到烟感报警器的响声,赶紧跑到事发房间查看情况。”清兰公寓管理人员管中军回忆道,“我推开门后发现租户不在房间里,烟很大,但没有明火,听见里面传来‘哗哗’的喷水声。保险起见,我赶紧拨打了119。”
清兰公寓竣工于2015年。2023年,经承包装修后开始对外出租,在装修过程中,对所有房间都预设安装了喷淋系统。也幸亏这套系统,当天在消防队员赶到之前,火势已经被压下去了,只是床头位置还冒着黑烟,触发了烟感报警器。
“初步调查确认,起火源头就是这个插在床头插座上的手机充电器。”骆少飞指着床头已烧得变形的充电线说,“这个充电器虽然没连接手机,但长时间处于通电状态,内部元件老化发热,温度升高后引燃了下方的棉被。”
记者在现场看到,事发床头的木板已被烧得炭化发黑,周边的床单、枕头也有不同程度的烧焦痕迹。“这起事故既是警示,又检验了消防设施的运行情况。”钱清街道团工委书记顾华彬表示,近年来,街道对辖区内的公寓楼、酒店等建筑进行前期摸排,并要求安装喷淋设施。今年初以来,街道还要求辖区内所有村级物业、超过1000平方米的仓库等建筑也安装自动化喷淋设施和AI自动报警的监控摄像头,确保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
这起火灾也提醒广大市民,手机充电要牢记“三不”原则:不长期插电闲置、不靠近被褥等可燃物、不使用无3C认证的劣质充电器。尤其要提醒的是,手机充电器不用时一定要拔掉,避免长时间通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