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葡萄季,一款每公斤售价100元的葡萄“妮娜皇后”在绍兴出圈了。不过,在看“妮娜皇后”的相关报道中,笔者发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上虞一位果农去年通过专家指导,今年就实现了丰收;而嵊州一位果农尝试了7年时间,到今年才稳定产出。查阅更早的报道可以发现,诸暨5年前就已经有果农成功培植了“妮娜皇后”。很显然,信息经验没有及时共享导致种植技术上落下“时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果新品种的需求也比较旺盛,这也提升了果农培育新品种的积极性。而种植户引进的新品种不外乎两类,一类是畅销款,或叫网红款,另一类是高性价比款,也就是说新品种未必能成为爆款,但有明显的优势,比如种植难度更小、种植成本更低、预期利润更高等。无论哪一类情况,当今的种植户都应该充分考虑到信息化时代种植技术的时效问题,也应该明白及时掌握新品种种植技术相关信息的重要性。不然,自己当成珍稀品种或技术攻坚品种的水果,好不容易种植成功了,放眼一看,周围早已有之,成了大路货。
“妮娜皇后”虽然是葡萄中的“高贵”品种,但种植“妮娜皇后”还是在于栽培技术和管理水平。事实上,在农科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很多信息、技术的共享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趋势,绍兴很多果农都乐意推广自己的成功种植经验,“共富”意识很强,只是一般局限在当地。如今年7月《绍兴晚报》报道的诸暨果农寿怒涛,发现葡萄种植过程中,给葡萄大棚喷洒降温剂对提升葡萄产量效果显著,便马上向当地果农推广,最终借助诸暨市科协推广至诸暨全市,目前诸暨已有6000多亩葡萄大棚采用了该项技术。
由此笔者想到,水果种植的“共富圈”应该进一步扩大,如果好的种植技术能第一时间在区、县(市)之间流通共享,能让广大果农及时掌握技术,不仅能更加高效地带动果农走上科技种植的致富路,也能让果农们少走弯路。不仅如此,当技术信息在同一起跑线的情况下,种植经验共享尤为重要。毕竟,在市域范围内,有的地方容易成功种植,有的地方却会“水土不服”,只顾“埋头种地”,不会“抬头看天”,这是农业生产中的大忌,也是“共富路”上需要尽量避免的。
现代农业是共富经济,也是共享经济。很多农产品通过区域公用品牌,打开了销路、迈上了共富路。同样,通过整合本地优势农产品资源,加强资源、技术、信息的共享,就能有效避免“妮娜皇后”种植“7年之获”的问题,农业生产的“共富圈”也能够更加扩圈、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