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晚报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经典产业

日期:09-29
字号:
版面:第04版:专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堆垛机器人”。

  黄酒产业园一角。

  首席记者 周能兵

  古越龙山黄酒产业园酒香弥漫,碧水秀色、云烟氤氲与黄酒芬芳融合在一起,一走到这里,就让人心旷神怡,颇有“别有天地”“耳目一新”之感。这个黄酒产业园是目前世界黄酒行业中规模领先、技术领先、智能化水平领先的黄酒产业基地。这里的古越龙山酿酒总厂才是中国黄酒行业“未来工厂”的样子。

  日前,记者走进这个厂区,感受古越龙山以智能化数字化赋能黄酒经典产业的生动实践。

  工厂“机器换人”

  酿酒全过程数智化控制

  蒸饭、制曲有条不紊运作,自动灌装生产线全速运转,灌装、入库由机器人完成……走进古越龙山黄酒产业园古越龙山酿酒总厂,记者看到了黄酒生产的新场景。

  “古越龙山酿酒总厂从原料进仓到粮食储存,从浸米、蒸煮到酒母、块曲、熟曲入罐,从前发酵、后发酵到压榨过滤,从煎酒灭菌到大罐储酒,从勾调、灌装到自动立体仓库再到出库,全部智能化操作,真正实现了黄酒从‘一粒米’到‘一瓶酒’的全过程数智化转型。”古越龙山酿酒总厂综合管理中心主任叶建峰说。

  在前酵车间,记者看到一排排前酵罐,甚是壮观。这些前酵罐能自动投料、自动控温、自动开耙。糯米蒸煮后与水、麦曲、酒母按配方混合,通过输送泵和管道自动投入到前酵罐中,控制系统实时监测罐内发酵醪温度,通过罐体外表盘管内冷水进行循环冷却,使温度恒定满足发酵工艺要求。控制系统自动开启罐底供气装置,向发酵醪输入洁净空气,使发酵醪上下自动翻滚,促进酵母生长和酒精生成。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酵罐车间有92台72立方米前酵罐及控制系统等,它能实现自动控温、自动开耙,对糖化发酵过程精准调控,在保证黄酒品质稳定的同时,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前发酵时间为7天左右。生麦曲是黄酒酿造过程的糖化发酵剂,是酒之骨,传统制作时间局限于夏季,用人工方式完成,需要大仓库储存,工序烦琐、占地面积大。自从这里建造了仿生态生麦块曲制造系统,一年四季都可制作了。

  这里的粮食储存系统主要储存糯米和小麦,由粮食清理设备、筒仓、进出仓输送设备和配套通风、除尘、温湿度检测及控制系统等组成,具有自动称重、自动去杂、自动传输等功能,是目前黄酒行业内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粮食储存系统。

  黄酒大罐储存是后熟陈化过程,实现中温陈化低温储存,将新酒转化为陈酒,使黄酒具有醇厚口感与陈香风味。与传统陶坛储存相比,大罐储存具有高效率、低成本、强可控的优势。这里的大罐储酒系统由122台目前行业中体积最大的500立方米储酒罐和配套工艺管路及控制系统等组成,压榨后酒液经过过滤、杀菌进入大罐内储存;控制系统实时监测罐内黄酒温度、罐内压力、酒体变化等情况。这样的黄酒大罐储存是黄酒智能化、现代化的标识,体现了未来工厂的样式。

  12000平方米自动化立体仓库令人惊叹。24米高的仓储架设有成品库位43560个,包材库位2880个,与传统储存方式相比,占地面积减少近70%。这里是目前黄酒行业最大的物流库。

  机器人包装、封存、搬运、堆垛……记者看到,这里的环形轨道一轨多车模式突破传统仓储的空间限制,使库区周转效率大幅提升,仓储立体化运行到自动化输送、智能化调度,通过实物流、数据流、信息流“三合一”,实现物流无人化。

  “工厂实现‘机器换人’,自动灌装生产线全速运转,灌装、入库都由机器人完成。依托智能调度系统实现物料精准配送,生产线运转效率大幅提升,保障了日均100万瓶的产能需求。‘立体智能仓+柔性调度系统’异构融合,通过码垛机器人、A1视觉检测、条码复核等技术形成质量闭环。”叶建峰说。

  首次首台创新 树立黄酒智能新标杆

  都说古越龙山黄酒产业园是目前行业内规模最大、最先进、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黄酒产业基地,总体成本降低30%以上,效率提升50%以上,是中国黄酒以智能化赋能经典产业的典范。这里究竟有哪些独特的地方?

  中国酿酒大师徐岳正告诉记者,古越龙山酿酒总厂应用的先进制造技术,实现了多项行业突破,包括3项首次实践、3类首台装备、3项工艺创新:首次建设酿造智能化、勾调数字化、物流无人化、生产绿色化的未来工厂;首次从酒药中选育出高酯低醇古越龙山1号酵母;首次建立从田间一粒米到餐桌一滴酒的数字化质量管控体系;首台黄酒生麦块曲智能化仿真制作系统;首台黄酒酒母扩培技术装备系统;首台黄酒糊泥头机器人装备系统;创新复刻传统工艺实现智能化黄酒酿造;创新黄酒大罐变温发酵控制技术,完全复刻了传统手工酿制工艺;创新黄酒数字化酒体设计技术。以上均在黄酒智能化领域树立了行业新标杆。

  作为黄酒行业首个国家级5G全连接工厂,古越龙山产业园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酿造工艺,以“新质生产力”驱动全产业链数字化重构。项目聚焦制曲、酿造、灌装三大核心环节,通过5G专网实现设备全域互联与数据实时互通。项目还实现“酿造智能化+勾调数字化”:全流程智能化重塑生产新范式,实现降本增效与模式创新。

  古越龙山质量技术部部长李智慧说,古越龙山黄酒智能化生产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和自动化技术的深度融合,打造出一条全流程自动化生产的智能产线,实现全流程智能化重塑生产新范式。从原料输送的智能除杂与计量,到发酵环节的传感器实时监测,自动开耙系统精准复刻工匠经验,再到智能勾调系统的近红外光谱分析与包装线视觉检测,都实现了“经验传承”向“数据驱动”的新跨越。全链路园区无人化物流,重塑酒类储运效能标杆,实现了从原料管理到产品出库的全链路革新,构建了高度自动化的入库管理体系,通过全自动检验、精准信息记录和全程可追溯机制,将辅材、包装入库合格率提升至行业领先水平,单位面积存储密度达到行业标杆水平。

  古越龙山的全链条绿色化酿造,引领黄酒产业低碳转型,创新构建的“一二三产业融合一站式”模式,以全产业链协同为核心,通过原料种植、智能制造、文化体验与数字赋能的深度联动,重塑传统黄酒产业生态。

  引领一流 走向世界 酿好中华国酿

  黄酒产业园(一期)工程投资23亿元、占地416亩,年产智能酿造黄酒10万千升,瓶酒灌装12万千升,糟烧白酒2750千升,果露酒1万千升。自2023年12月建成投产后,项目首创“仿生态生麦块曲制备系统”等多项行业智能化革新的关键技术,基本实现“酿造智能化、勾调数字化、物流无人化、生产绿色化”,引领带动传统黄酒生产方式的迭代升级,有力推动了历史经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项目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5G工厂,获评2025年浙江省先进级智能工厂和2025年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生产制造方式转型示范项目。

  黄酒产业园采用“一坛一盏、一山一水”设计理念,主楼和报告厅分别以“酒坛”和“酒盏”为建筑造型,具有鲜明的黄酒产业特点和建筑艺术特色。与生产区域实现研发、服务功能的配套完善,也与周边黄酒企业技术研发实现资源共享,能辐射带动绍兴黄酒历史经典产业的整体发展。

  在黄酒产业园,记者还看到,这里已提前设置了参观线、旅游线,整个产业园就是一个巨大的旅游景区,为黄酒现代工业旅游发展埋下了伏笔。

  绍兴黄酒集团负责人表示,建设黄酒产业园、打造黄酒未来工厂是绍兴落实“保护好、发展好绍兴黄酒”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是绍兴黄酒集团响应市委市政府打造“中国黄酒之都、世界美酒产区”的实际行动,也是黄酒集团顺应产业科技变革,迭代生产方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抉择。黄酒产业园围绕数字赋能生产、销售、管理,探索创新了众多发展模式,主要构建了“五全”体系:全过程智能酿造体系、全链条质量品控体系、全矩阵数字化营销体系、全流程智慧质量体系、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体系。产业化应用智能制曲、绿色酿造、代谢控制发酵等新技术,突破传统生产瓶颈,并创新应用行业先进的技术装备,为黄酒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标准化、高品质的范本。项目建设中形成专利12项,装备技术水平实现代差式领先,真正做到了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黄酒历史经典产业。

  作为中国黄酒智能化转型的先行者,古越龙山将持续面向未来、接轨国际,致力于为美好生活酿造更优质的中华国酿。

  (图片由绍兴黄酒集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