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常常患有多种疾病,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但用药种类越多、时间越长,发生副作用的风险也越高。因此,患有多种慢性病的老年人在服药时,要特别关注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尽量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尤其要关注以下五类药。
安眠药 长期服用可能出现头晕、嗜睡、乏力等现象,还容易产生依赖性,甚至成瘾。
抗菌药物 使用前应明确是否是细菌感染、由哪种细菌引起,再选择敏感的抗生素。不要盲目长期滥用,也不要随意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否则可能导致细菌耐药、菌群失调,甚至引起二重感染,使病情加重。
止痛药 滥用止痛药可能掩盖疾病真实情况。老年人对疼痛往往不敏感,等到出现明显疼痛时,病情可能已经比较严重。如果只顾止痛,容易耽误诊治。另外,很多常用止痛药,如去痛片、阿司匹林、消炎痛、布洛芬等,可能损伤胃黏膜,长期或过量服用可能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甚至胃穿孔。
中成药与补药 不少老年人觉得中成药和补药安全无害,其实不然。“是药三分毒”,中药同样也有副作用。比如一些补益类药物(如人参、鹿茸),健康人服用后可能出现血压升高、流鼻血、牙龈出血、胸闷、腹胀等不适。即使是补药,也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人体质使用。
泻药 滥用或长期服用泻药,不仅会影响营养吸收,引起维生素缺乏和电解质紊乱,还可能让肠道蠕动变得更慢,一旦停药,便秘反而加重。
(据《家庭医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