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的非遗集市。(记者 黄霄 摄)
本报讯 昨晚,越城区绍兴天地星光与灯火交相辉映,浓浓的烟火气在非遗集市中不断升腾。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的“古越焕新韵,非遗正青春——第十一届绍兴非遗集市”在此开市。熙熙攘攘、络绎不绝的人群,再次向人们证明,非遗是散发着芬芳的文化,正融入当下的生活,并正点亮人们的生活,绍兴千年之韵,正走进万户千家。
西施团圆饼、紫阆黄公糕、嵊州小笼包等,许多小吃令人垂涎欲滴;烙画、铜雕、陶塑、剪纸等,众多精湛工艺令人叹为观止;似冰如玉的越窑青瓷,巧夺天工的嵊州竹编等,众多非遗令人眼花缭乱。这次非遗集市通过“青春创享”“手作体验”“全城悦享”“越地故事”“好戏连台”五大板块,以全市非遗保护载体联动、展示展销、戏曲展演、评选比赛、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把全市的优秀非遗资源转化为可看、可听、可玩、可体验、可消费的文化服务或产品,展现非遗连接现代生活之美的画卷。100多项绍兴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活态呈现,还邀请杭州市、宁波市的12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及文创企业参与展销活动。
活动现场举行了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绶带仪式。今年,我市嵊州吹打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魏喜明等12人成为“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夏永江为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颁发绶带和鲜花。
启动仪式上还发布了“名城绍兴 乐享金秋——绍兴非遗 全城悦享”活动,全市非遗门店、曲艺书场、研学基地、非遗“茶空间”、非遗体验点等近60家非遗保护载体联动开展系列惠民活动。现场还举行了绍兴非遗“五进”传习点授牌仪式。
这次非遗集市还将举行“绍兴梨园绝技绝活展演”和“绍兴曲艺新蕾专场”两场地方戏剧曲艺专场演出。演出现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凤花、王莺、田敏和众多戏剧曲艺新生代力量将同台献艺,让人们感受地方戏剧曲艺独特魅力。
集市现场特别设置“手作体验”专区,开设绍兴花雕制作工艺、棕编、剪纸、会稽金石传拓技艺等12项体验性较强的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项目公益体验课程,由各项目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亲自授课,播撒非遗传承的种子。
“绍兴非遗集市”是绍兴市文广旅游局重点培育打造的非遗品牌活动,已成功举办了十届,成为绍兴市扎实推进非遗系统性保护,深化文旅融合、促进文旅消费,展示传播共享绍兴非遗保护成果的重要平台。今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将集市地点设在首批浙江省夜经济坐标——绍兴天地,就是为了激发释放“非遗促消费”潜能,让传统非遗以青春姿态亮相,为市民打造文化新场景,助力绍兴文商旅融合升级。
据悉,第十一届绍兴非遗集市将举办至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