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晚报

“旗袍女王”绽芳华

日期:09-26
字号:
版面:第05版:特别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金秀兰带领的旗袍队走秀,已成为一道独特风景。

  在嵊州,金秀兰的名字与旗袍紧密相连,不少人都听说过她的“旗袍女王”名号,但少有人知道她从越剧舞台到领带厂,再到旗袍世界的华丽蜕变。她的经历,正如她所倡导的旗袍文化一样,将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走出了一条如花般绚烂的成长之路。

  记者 王文其 张峰

  从舞台到商海,难忘的打拼岁月

  1963年,金秀兰出生于嵊县新明乡曹家洋村(现嵊州市浦口街道花园村),她从小热爱文艺,高中毕业后,她跟着老师学习越剧,19岁时考上了上海的越剧团,她很享受舞台,干得如鱼得水。做越剧演员,不仅练就了身段与气质,也培养了她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后来有个亲戚提醒她,演员是吃青春饭的,或许做不长久,于是她决定尝试其他领域。那时嵊州正在打造中国领带城,行情火爆,于是她和姐姐、姐夫合作开起了领带厂,她转型成了厂长。每天一大早,她就穿着工装出现在厂区,从流水线到质检台,每个环节都仔细查看。这里裁剪不合格、那里针脚不够密,有了她的严格把关,产品的口碑越来越好。

  市场是最好的炼金石。在她的管理下,工厂效益蒸蒸日上,员工规模也从几个人发展到了几十个人。“领带不过是块布,但系上它的人,需要昂首挺胸”,她说,这是一段难忘的打拼岁月。

  同时,她也用心培养儿子,儿子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延续了丈夫“军人之家”的传统。“或许我身上也有军人的品性,坚韧不拔、勇敢正气,有目标就要全力去达成,不喊苦不喊累。”金秀兰笑着说。

  组建村嫂旗袍队,克服重重困难

  金秀兰与旗袍其实早有渊源。20年前,当时还是领带厂厂长的她作为代表去观看一场演出。“那么多人穿着漂亮的旗袍,我很难描述当时体会到的那种美感。”金秀兰说,巧合的是,演出队居然刚好多了一套衣服,“或许这就是我与旗袍的缘分。”金秀兰就这样得到了第一次穿着旗袍上台展示的机会。

  从那以后,金秀兰开始关注起旗袍文化,开始为自己置办旗袍,还常常去各地学习舞蹈、走秀。卸任厂长后,赋闲在家的她成了当地村嫂舞蹈队的队长,教村嫂们扇子舞、印度舞、排舞。偶尔她也会穿上旗袍,村嫂们看到后都表示很羡慕。2016年,浦口街道文化站安排金秀兰排练一个新节目,准备去参加一场大型文艺汇演,这个消息让金秀兰很振奋,当时53岁的她决定组建一支村嫂旗袍模特队。

  一个人穿旗袍是时尚,一群人穿旗袍则是风景。队伍刚成立时,家人和一些朋友都不支持她,农村的思想观念也相对保守,认为农村妇女穿旗袍不得体,加上没有固定的活动场地和专业教练,也几乎没有活动经费,可谓是困难重重。为了梦想,金秀兰常常亲力亲为、自掏腰包,并一直努力尝试说服大家,慢慢地有近20名村嫂加入了这支队伍。

  每周一、三、五晚上,是旗袍队的训练时间。晚上7点准时开课,穿旗袍的村嫂们整齐地排成一排,看着金秀兰做示范动作。金秀兰专门设计了一整套训练课程,从站姿到走秀再到舞蹈,层层递进,难度系数逐渐上升。

  “站立、拉伸、行走都是基本功,也最需要毅力,刚开始,大家经常练到小腿酸痛得站不住。”金秀兰说,最难还是穿高跟鞋,习惯穿平底鞋的村嫂们换上高跟鞋,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极不适应,迈不开步、走不动路,不是差点崴了脚,就是走成了顺拐,引起全场哄笑。

  功夫不负有心人。村嫂们在舞台上的气质,慢慢地开始有了可喜的变化。2017年,下王镇举办文化节,村嫂们尝试了第一次旗袍走秀,还兴致勃勃地玩起了街拍。撑着油纸伞在绿树红花中,一边走秀一边街拍,成了众人眼中的一道独特风景,旗袍队也因此一炮走红。之后,许多村嫂慕名而来,纷纷要求加入旗袍队,队伍也很快壮大到40多人。

  成立旗袍协会

  为热爱一路前行

  2018年,是旗袍队的重要一年。在嵊州市妇联的支持下,嵊州市旗袍协会成立,金秀兰成为协会的首任会长。

  与以往的小打小闹不同,协会的成立,意味着更为周密细致的运行机制。金秀兰几乎一个人搞定了协会的各项流程,队伍人数也增加到了160余人,她将每个街道分成10个小分队,由一名小队长负责分管队伍。

  金秀兰告诉记者,队伍里年纪最小的45岁,年纪最大的71岁,也期待更多年轻人能够加入协会。协会还有公众号、短视频账号,通过新媒体的方式传播旗袍文化。她们的表演还曾被国外媒体报道,代表东方美的旗袍秀让外国人惊叹,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如今,嵊州许多节假日的场景都会出现旗袍协会队员们曼妙的身姿。“像桃形李节、黄桃节、香榧节,我们都会参加,用表演为家乡的土特产‘代言’。”金秀兰说,他们身着旗袍到嵊州市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开展移风易俗宣传,并为新人们颁证;穿旗袍与红马甲一起去做志愿者,还常去外地参加各种演出和比赛。

  “回想一路的旗袍故事,我一开始是被吸引,后来转变成一种责任,我要把旗袍文化传播给更多人,尽情展现东方女性的魅力。”金秀兰说。今年62岁的她仍在一路前行,在前不久的全球丽人“板川杯”旗袍文化大赛中荣获亚军。

  “女人花,摇曳在红尘中。女人花,随风轻轻摆动……”在嵊州市老年大学旗袍走秀班,金秀兰已当了3年老师。随着梅艳芳沧桑多情的声音缓缓响起,20位身着旗袍的女子随着音乐出场,摇曳生姿,有的像翩翩起舞的红蝴蝶,有的像墙角静静开放的兰花。在前面领头的金秀兰,款款走来,正用独特的风采绽放芳华……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