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晚报

芦花开如雪

日期:09-24
字号:
版面:第09版:鉴湖月       上一篇    下一篇

  孙丽丽

  秋雁惊飞,把芦花叫白了,芦花漫天开,开的是如雪般的寂寞。不由想起一句诗:“客路向南何处是,芦花千里雪漫漫。”

  芦花是大自然中开得很迟的野花,洁白如霜,似花非花,似雾非雾,平淡无奇,茫茫一片,成了芦花之洲。“潇湘一片芦花秋,雪浪银涛无尽头”。秋雁从芦花丛中飞出,直冲云端,在明净高远的天空,伸展着华美的姿态,影子落在地上,又被寂静的芦花托起。离别愁绪在芦花无力的摇曳之中,远去的泣鸣是带走的乡愁。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雁过长空,影沉水寒,芦花两岸雪,江水一天秋。

  往远处眺望,空阔而幽暗的湖面上,吹拂着瑟瑟凉风,湖边停泊着一只船,一只低飞的白鹭滑过芦花的声音,那样熟悉,那样亲切,暮空照水,多像一幅清疏淡雅的山水画。不由想起李煜的词:“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暮,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记忆里,环绕我家的是一条如带的小河,似乎有水的地方,芦苇不请自来,小时候,我喜欢在薄雾似纱的晨霭中,踩着露水,在苇丛中捡拾鸭蛋,风拂过,芦苇发出沙沙的声响,也有窸窣的声音,自不远处传来,可能是水鼠,抑或其他小动物。那时我还常常钻进苇丛中,在浅水里放一个罐头瓶,瓶内有馒头屑,瓶口用塑料膜蒙上,留一小洞,用细绳一头拴住瓶子,另一头系在苇秆上,然后坐下来读书,等贪吃的小鱼钻进瓶内。那时不知诗经里的“蒹葭”,就是这家门口的芦苇,更不懂诗间蕴有绵绵惆怅与凄婉,只觉得秋水含烟中,头顶大雁的叫声有些苍凉。

  芦花絮可作填枕之物,父亲讲从前人穷还用芦花做过棉衣。后读到《孝子传》:闵子骞幼时为后母所苦,冬月以芦花衣之以代絮。其父后知之,欲出后母。子骞跪曰:“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父遂止。古时“芦衣”曾作为孝子的标志。

  晚秋时节,父亲会让我们采下芦花编草鞋,苇秆织箔,芦花似开未开时最好,结实又柔软。隆冬,空气也似乎被冻结起来,脚下却温暖如春,芦花草鞋穿穿脱脱间,一个冬天便不知不觉过去了。后来,我远离了故乡的芦花,岁月如水,父亲在长长短短的日子中渐渐老去,满头乌发已变成如霜的银丝,远远望去,如秋风中的芦花。

  芦花在风中摇动着,飘洒、从容、坚韧、顽强,它从不取悦于人,也不凋零萎谢。在寒风中依然挺立在荒野上。芦花的天性与世无争,我们做人也应像芦花一样朴实无华,随意从容,开心过好每一天,以一颗淳朴之心,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