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晚报

中医肿瘤专家孙彩珍: 肺结节、肺癌和肺转移瘤,都可以尽快介入中药治疗

日期:09-24
字号:
版面:第04版:关注       上一篇    下一篇

  孙彩珍

  记者 吴维祥

  俗话说“秋养肺、冬养肾”,秋季是养肺的黄金期。最近一段时间,杭州种福堂(艾克)中医医院孙彩珍院长的门诊明显多了一些和肺相关的患者。有的是肺结节,有的是肺癌术后复发或出现了转移,还有的是其他恶性肿瘤发生了肺转移。

  “有些肺结节不能掉以轻心,可能是恶性肿瘤的前兆,尤其是本身有肺癌史的,面对忽然新增结节或结节增大,一定要警惕。”孙院长直言,“抗癌过程也许不是一帆风顺,可能会出现复发或转移,因此提前预防很关键,同时要树立起信心,打赢抗癌‘持久战’。”

  腹壁恶性肉瘤术后

  肺结节增大,高度怀疑转移灶

  老赵今年62岁,广西人,多年前来到杭州打工。

  2019年,他因患前列腺癌做了手术。好不容易恢复了身体,2024年初,他又摸到右腹有个硬邦邦的肿块,逐步还出现了放射性疼痛。拖到4月,疼痛加剧,他才去医院检查。

  经穿刺,肿块被定性为腹膜后间叶源性肉瘤,这是一种罕见且严重的恶性肿瘤,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特征。同时,老赵的肺里发现了多发结节,其中较大者8毫米×5毫米。

  处理腹壁恶性肿瘤是当务之急,他立刻做了手术,紧接着化疗。两次化疗后,血常规三系极低,不得不暂停。雪上加霜的是,短短3个月,肺结节增大到11毫米×8毫米。

  恶性肉瘤最常转移至肺部和肝脏,医生高度怀疑是腹壁恶性肿瘤的转移灶。绝望之时,有人建议他找中医肿瘤专家孙彩珍。

  孙彩珍院长了解病史后,鼓励他:“肺结节考虑和腹壁肿瘤有关,中药整体调理,两边都管起来,你要有信心。”接着,她以自拟的“清肺消结汤”为基础,加入专门针对肉瘤的中药材,如重楼、蜂房、天葵子、七叶一枝花等。

  服用中药后,乏力、胃口差等情况都有了好转。今年1月复查,肺结节缩小到7毫米×5毫米,另腹壁多发结节较前缩小,老赵激动地说:“谢谢孙院长,现在病情得到了控制,我看到了生的希望。”

  4年前查出鼻咽癌晚期

  还有7毫米的肺结节怎么办?

  嘉兴53岁的王大哥,在2021年6月出现鼻涕带血、耳朵闷胀,被确诊为鼻咽癌。病理报告提示是“低分化鳞癌”,分期晚、恶性程度高,已经扩散到了右颈部淋巴结,他前后做了3次光放疗和4次化疗。

  治疗期间,王大哥满口的口腔溃疡,右脸颊肿痛,痛得吃不下饭,还伴有干咳、睡眠不好、大腿关节痛、尿频等不适,身体壮实的他一下被击倒了。治疗结束后,右颈部淋巴结1.5厘米,双侧颌下多发淋巴结肿大,另右肺上叶实性结节7毫米。

  鼻咽癌易发生肝转移和肺转移,加上已是晚期,王大哥很绝望。

  当年11月,在病友的介绍下,他抱着一丝希望,走进了杭州种福堂(艾克)中医医院。

  孙彩珍院长一遍遍地安慰他,坚定他抗癌的信念,再对症开方。

  2022年1月复查,鼻咽癌和颈部淋巴结较前都缩小了,左肺却发现一个3毫米磨玻璃结节。

  2022年6月,颈部淋巴结继续缩小,颌下多发淋巴结减少,7毫米的肺结节缩小到5毫米。同年12月,除了颈部还有轻微胀痛,右肺实性结节缩小到了4毫米,左肺3毫米磨玻璃结节已经未见。

  2023年1月,王大哥又新发了肺结节。孙院长考虑是肺部炎症,用“养肺消结汤”对其治疗。

  在孙院长的护航下,王大哥各项肿瘤指标均在正常范围,过着和常人无异的生活。

  肺癌出现脑转移、淋巴转移

  78岁大伯如今带瘤生存第5年

  “上面提到的称为肺转移瘤,即原发于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经血液或淋巴液转移到肺脏组织。”孙院长说,“还有一种是从肺癌复发或转移,比如肺腺癌晚期容易出现肝、骨、脑等远处转移。”

  孙院长提到78岁的肺癌转移患者何大伯。何大伯在2015年查出肺多发性小结节,但他没当回事。直到2020年1月,肺里的小结节较之前长大,被确诊为右肺多发性肿瘤,且已经发生了脑转移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当时手术已经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医生建议他先吃靶向药,同年4月做了脑部伽马刀手术。

  术后,何大伯因为口腔疱疹、咳嗽胸闷等不适,慕名来找孙院长。孙院长以清肺消结汤加减开了中药。中西医综合治疗下,一年后,何大伯右肺肿瘤缩小了。目前,他还在坚持服用中药,虽带瘤生存,但身体情况很稳定。

  对此,孙院长坚定地表示:“中医药在治疗肿瘤过程中一直发挥着独特作用,只要组方正确,中医也有‘靶向药’,能直击肿瘤细胞,为抗癌之路指引方向。”

  每周二、四全天,孙彩珍院长在杭州种福堂中医医院坐诊;每周一、三、六全天,在杭州艾克中医肿瘤门诊部坐诊。10月15日前,孙彩珍院长每周送出10个免费专家号,有需要的读者可咨询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