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海防御”向“远海防卫”转变
日期:09-23
空警-600舰载预警机飞行员展开机翼。
歼-35舰载战斗机从福建舰上电磁弹射起飞。
歼-15T舰载战斗机在福建舰阻拦着舰。
记者22日从海军有关部门获悉,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受阅的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已于此前成功完成在福建舰上的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这是我国航母发展历程中取得的又一次突破,标志着福建舰具备了电磁弹射和回收能力,对推进海军转型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
“空警-600是我国第一型舰载固定翼预警机,能够遂行预警探测、指挥引导、目标指示和作战协同等任务,被誉为‘海空司令部’。”中国航空学会舰载机分会总干事、海军航空大学教授韩维介绍说,空警-600作为航母编队电子信息系统的空中核心节点,它在航空母舰上起降成功,不仅重塑远海预警指挥链路,预警探测、空域监视范围大幅拓展,还意味着航母编队对相关海域的控制从“阶段性存在”转向“持续性掌控”,空防圈和打击圈向外大大延伸,攻防能力得到提升。
“歼-35是五代隐身舰载战斗机,是我海军实现由‘近海防御’向‘远海防卫’转变的重要装备之一,重点承担航母编队夺取制空权任务,像一把隐身的尖刀。”韩维说,而歼-15T相较于歼-15舰载战斗机,改进了飞行平台、航电和武器系统,实现了弹滑兼容,大幅提升了综合作战能力,拥有较强的对海对陆打击能力。
随着越来越多型号的舰载机上舰运用,我航母编队远海作战能力将实现“代际升级”,空警-600发现目标后,可以直接引导歼-35拦截,指令歼-15T攻击。
韩维认为,这次试验试训的成功,是舰载机与航母核心技术的“双向赋能”,将有力推动航母编队体系作战能力实现“代际跨越”,为遂行远海作战任务、加速我海军从“近海防御”向“远海防卫”的战略转型提供了关键支撑。(综合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