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晚报

“吆喝”比音量,“促销”拼价格

日期:09-18
字号:
版面:第05版:身边事       上一篇    下一篇

  街头如此多水果店,难怪店老板都感叹“生意难做”。

  水果店扎堆,水果生意竞争日趋白热化

  “吆喝”比音量,“促销”拼价格

  见习记者 盛琳婕 文/摄

  “柿子15元两斤……”这段时间,每当夜幕降临,越城区恒大珺睿府小区西门口就会变得异常热闹,几家水果店的吆喝叫卖声此起彼伏。其中“鲜果壹号”与“比那多鲜果”更是面对面开着,两店之间的距离不到10米,不远的转角处还有一家“鲜丰水果”,附近几百米内还有数家水果店。小区门口有这么多家水果店,竞争白热化。

  昨天下午,记者走进“比那多鲜果”,看到一位顾客正在挑选西瓜。“我就住在附近,这两家水果店离得这么近,我在门口瞅了瞅,感觉这家店的西瓜更多些,就决定在这儿买了。”这位顾客说。“水果店开在小区附近太方便了,周边居民、商户都能来买,价格也比较实惠,两家水果店品质都差不多,我就两家交错着买。”另一位顾客徐女士说。

  “我们店今年8月初开业,晚上6点到9点是销售高峰期,榴莲、西瓜、香蕉每天都会进货。开店才一个半月,线上社群已经有100多位顾客了,店里的优惠活动会及时发到群里。我们与对面以及附近的水果店都是公平竞争,不过说实话,现在生意确实不好做。”店员小邓说。

  去年4月,“鲜果壹号”从涂山路搬到了恒大珺睿府小区门口。“我们从事水果行业七八年了,现在这生意真是越来越难做了。为了节省成本,店里就请了一位店员,对面那家水果店一开,对我们的生意肯定冲击不小,我们店的利润已经很薄了。现在水果店越来越多,为了吸引人气,我们搞活动、大促销,大都是老板自己掏腰包。”店主祝女士无奈地说。

  祝女士告诉记者,为了招揽顾客,她自己录制了吆喝声,“对面店没开的时候,我们音量比较小。可对面音响声音特别大,我们也不得不提高音量,也是想多吸引顾客。”祝女士无奈地表示,现在天气热,水果损耗大,每天晚上10点多,店里都要处理掉一大批水果。

  记者走访发现,水果店“扎堆”竞争的现象并非个例。在越城区解放南路上,“果亦鲜”与“买卖提鲜果”仅一店之隔;在越城区东街农贸市场附近,百米内有五六家水果店“同台竞技”。

  绍兴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主任、副教授宋潞平表示,水果属于高频、刚需消费品,创业者普遍认为市场空间巨大,这种盲目乐观的预期,导致经营者大量涌入。“反内卷”要跳出传统的竞争维度,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价值,从根本上摆脱价格战的泥潭。比如开发“独家产品”,包销或定制特定规格的产品,或者专做地域特色水果,做细分领域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