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回驳撤并”新模式
巧解垃圾桶“游街”难题
日期:09-18
记者 张小东
本报讯 扔个生活垃圾,要拎到小区外;小区门口道路边放置垃圾桶,又影响了环境卫生。这事让不少居民和社区干部都感到头疼。对此,越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运用“回驳撤并”新模式,把问题给破解了。
据了解,越城区住宅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收运工作后,有的小区由于内部空间不足,难以设置垃圾收运场所,只能在小区外道路边放置临时垃圾桶供居民投放生活垃圾,并由环卫部门及时收运。但这些“游街”垃圾桶,又引发了环境卫生问题。
越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经深入研判,开启沿街生活垃圾收运点“回驳撤并”新模式。“回驳”,就是对内部空间不足的小区再选择合适地点,将“游街”垃圾桶重新放回小区,并实行“公交车式”定时定点收运。目前,越城区已有9个街道共530多个“游街”垃圾桶,转回到小区收运。
如果小区内车辆通行条件不足无法收运垃圾,该怎么办呢?该局采取的新举措是“撤并”,就是撤销沿街驳运点,并入附近集置点。这些集置点是原停用的生活垃圾中转站,重新启用后分类摆放垃圾桶,通过“以桶换桶”方式开展垃圾中转。比如新启用的大城湾中转站,作为府山街道20多个小区生活垃圾驳运点,将110多个“游街”垃圾桶驳运至站内清运,破解了周边小区垃圾清运难题。
据了解,目前该局正着手在府山街道开展驳运车辆规范化管理试点,建立车辆准入审批制度,明确车身颜色、编号、垃圾来源等,逐步强化对驳运车辆的规范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