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多家券商陆续推出T0算法服务,借助AI与量化交易技术帮助投资者进行日内的“低买高卖”操作,捕捉价差收益。过去,此类量化交易工具因成本较高,使用群体主要为金融机构,而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智能量化工具正逐渐走向大众,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个人与机构的交易平权。
推动机构与个人交易平权
T0算法是一种基于AI量化模型的自动化交易工具,核心逻辑是基于客户现有持仓,通过智能算法捕捉同一股票的日内价格波动,高抛低吸,在尽量保持投资者日终净持仓数量不变的同时,帮助投资者降低持仓成本、增厚收益。
目前,已有广发证券、招商证券等20余家券商在App端上线了T0算法服务,同时,多家券商正在积极筹备推出相关服务。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在券商T0算法服务落地之前,其核心效用“做T”就一直是个人投资者经常进行的操作之一。T即Trade(交易),投资者口中的“做T”即通过日内多次高抛低吸,在保持日终持仓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追求尽可能高的价差收益。
相较而言,券商T0算法服务主要依托算法、AI大模型进行智能的自动交易,而投资者手动“做T”则对个人的投资经验和技巧要求较高。
投资者“体感”有温差
对于投资者而言,不管技术工具听起来多“高大上”,拿到手的收益才是实实在在的。如今,搭上量化投资工具的“快车”后,个人投资者的收益到底如何?
记者采访发现,在智能工具的加持下,投资者使用T0算法的收益和满意度呈现较大分化。多位投资者向记者表示,使用T0算法后的收益比之前自己操作时更稳定,整体上较为满意。一位使用T0算法近一年的投资者表示:“用T0算法,在市场上涨时会赚得比较多,在市场下跌时则会亏损得少一些。”
不过,也有部分投资者反馈其使用T0算法服务的收益情况不佳。“开通T0算法服务后,没看到稳定的收益,却一直稳定地交手续费。”“有时当天自动交易多次,就要付多笔手续费,结果收益却不多,除去手续费后基本不赚钱。”
对于上述投资者的“体感”温差,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解释说,普通投资者使用券商T0算法进行交易,只是增加了智能工具的辅助,并不能保证收益率。用户的持仓收益往往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股基本面、股价走势、流动性等。同时,持仓期间市场整体交易量、行情波动、用户持仓时间、持仓数量、选择的算法策略等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收益。
恒泰证券上海海伦路证券营业部负责人吴明辉告诉记者,影响用户收益的主要因素是市场情况,市场成交量越大、行情波动越大时,用户使用T0算法服务的收益情况相对会更好。当市场出现单边上涨、下跌或极端行情(风格快速切换)时,不同T0算法策略的盈利效果则会明显分化。
“券商T0算法服务效率优势与潜在风险并存。”巨丰投资首席投资顾问张翠霞对记者表示,投资者应首先评估该工具与自身投资策略是否匹配,充分了解算法策略的有效性和风险控制机制,结合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和收益预期审慎决策。
(据《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