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两只小肩包,大小一样,功能相同,制式也差不多。但如果要论价格,那就可谓天壤之别了。一只咖啡色的是金利来牌的限量版(附有封闭的编号卡),在香港买的,花了近1000元人民币。另一只黑色的没有牌子,是在拼多多平台上因首次参加“买菜”而半赠半买的,只花了一元钱。
碰巧,收到黑肩包的那天,我即将要去申根协定签署国旅游,除了携带一个小型行李箱之外,在选择肩包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看中了黑色的。
外出旅游,行李箱通常放在车上,只有小肩包才是须臾不离,因为护照签证和钱财细软须随身携带供查验、消费时取用。而那只咖啡色的材质过于厚实,缝制得太缜密,不仅十分笨重并且容积缩水,连调节挎带的长短都十分费劲。黑色的则相反,轻巧玲珑,使用方便,容积也大些,可以勉强横放下一瓶普通装的矿泉水。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对选择“道具”的偏好也反映了其内心的需求。有人偏爱外在的美观华丽,有人则看重简便实用;有人讲究冠冕堂皇的气场,有人则不拘小节随意率性。
却说那次去旅游,好在随身携带的是黑色肩包,不然我就要损失1000欧元了。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我在瑞士因特拉肯小镇Hohematte绿地散步时,一个女贼趁我俯身捡拾掉落在树下的核桃的机会轻巧快捷地把手伸进了我的肩包里。然而,当她正要把那个装有1000欧元的信封“钳”出来时,却被紧紧横塞在信封上方的矿泉水瓶子重重地“绊”了一下而使得我蓦地发现了她的行径。
本来,在到达因特拉肯之前,导游就提醒过我们那里有不少女贼,须提高警惕。没想到还是偷到我的身上了。至于后来是怎么结束了这段小插曲就不赘述了,令我感到惊讶和庆幸的是,黑色肩包有双重拉链还有翻盖,那个女贼的偷窃技巧竟然那么娴熟高超。另一方面,假如我带的咖啡色肩包,不但没有翻盖而且只有一道拉链,更为糟糕的还在于因为它的材质太厚而容积变小横塞不下矿泉水瓶子。那么,那1000欧元被偷走是必定无疑了。
旅游回来之后,我毫不犹豫地将那只从未启用过的咖啡色肩包扔进垃圾桶里了。而那只黑色的则至今仍留着备用。
举一反三,对“道具”的取向当然不仅仅止于肩包这种物质形态,像穿着打扮、言行举止、饮食习惯、信仰追求、为人处世等等,也都折射出性格的差异、价值观的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