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天气异常炎热。下午,大地热得像个大蒸笼,我坐在客厅里,额头上的汗珠不停地往下掉,阳光不再温柔,树上的知了扯着嗓门不停地叫着,似乎快叫不动了。
突然,天空像被拉上了黑色的幕布,一下子暗了下来,胆小的我马上打开电灯。“轰隆隆——”一声巨响在天空中炸开了。那雷声实在是太突然,像巨人用大锤子狠狠地砸向大地,又像成千上万只大鼓在耳边敲响。毫无防备的我一声尖叫,整个身体不由自主地跳了起来,心“咚咚咚”地狂跳,快要跳出嗓子眼了。正在厨房的老妈吓坏了,连忙跑过来抱住我,我紧紧地抱住她的胳臂,把脸埋进她的怀里,生怕再传来那吓人的雷声。“啪”一声,客厅里的灯突然灭了,整个屋子一下子变黑了。一道刺眼的闪电划过,像一把银色的大刀劈开了天空。我的心又揪了起来。
不一会儿,窗外传来“哗哗哗”的声音——倾盆大雨来了!雨点像无数小石子猛砸下来,又像断了线的珠子掉下来。过了好久,天渐渐亮了起来,雨也慢慢停了。哎,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雷雨啊!
(柯桥区中国轻纺城小学二〈3〉班 魏星朵 指导老师 徐建红)
停电了
星期四中午,我们正在教室里下棋,突然“啪”一声响,把我吓了一跳!我赶紧朝四周看——吊扇不转了,空调不出风了,电灯也不亮了。教室里一下子变得热烘烘的,我头上的汗珠不停往下流,大家都喊起热来。
这时候张老师走了进来,看见我们个个满头大汗,笑眯眯地说:“心静自然凉哦,静下心来,就不觉得热啦!”听了张老师的话,我赶紧擦掉了头上的汗珠,坐得直直的。咦,好像真的有一丝凉风飘过来,一下子舒服多了。
没过一会儿,金老师抱着一大箱矿泉水进来,给我们每人发了一瓶。我迫不及待地拧开瓶盖,“咕咚咕咚”喝了好几口,真解渴呀!
不知不觉上课了,英语老师走进来说:“今天停电,不能用电脑,大家跟我一起读。”老师拿起课本带头读,我们也立马跟着大声读。虽然热得汗流浃背,但我还是认认真真地坚持着。
就在大家读得喉咙快要冒烟的时候——电终于来啦!
(柯桥区实验小学四〈7〉班 祝逸航 指导老师 张莉萍)
运河生态馆
今天我和妈妈一同前往绍兴运河生态馆。
一进馆,最先吸引目光的便是昆虫标本区。这里陈列着来自30多个国家的3000余件昆虫标本——有外壳亮得像金属铠甲的甲虫,有模样略带威慑感的蝎子与蜘蛛……我们凑到展柜前,眼睛瞪得像铜铃,连昆虫细小的触角、绒毛和翅膀上的鳞片都看得一清二楚,仿佛透过放大镜,解锁了微观世界的奥秘。
绕过昆虫标本区,便踏入了雨林与沙漠展区。一推开门,湿润的水汽裹着草木清香扑面而来,瞬间有了“身临其境”的错觉。郁郁葱葱的雨林布景里,枝叶层层叠叠,蜥蜴在树干上慢悠悠爬行,青蛙在叶片间蹦跳,几只龟鳖趴在水潭边晒太阳,一派自在景象。最惹眼的是枝头那只大蜥蜴,裹着厚实的鳞甲,歪着脖子瞪圆眼睛,像个小将军似的打量着游客,模样又威风又有趣。转身走进沙漠区,场景瞬间切换:玻璃缸里铺着金灿灿的细沙,几株仙人掌挺拔而立,蜥蜴灵活地在沙堆与仙人掌间穿梭,像是在玩捉迷藏。
沿着楼梯上到二楼,便是热闹的活体互动区。80多个生态缸里,住着上百种两栖爬行动物,大多是无毒的宠物蛇与蜥蜴。我正巧看到一个小朋友,在讲解员的帮助下把一条黑王蛇挂在脖子上。那条黑王蛇通体油亮,鳞片泛着光泽,温顺地在小朋友颈间轻轻蠕动。周围的人也看得入了迷,有人想凑近细看,又忍不住往后退半步,像看“西洋镜”似的,目光紧紧盯着那条蛇。
互动区旁是研学区,这里摆着显微镜和标本制作工具,能亲手用显微镜观察标本,还能体验昆虫标本的制作,把馆里学到的科普知识,变成了能亲手触碰的实践乐趣。
(柯桥区实验小学五〈4〉班 陈俊涵 指导老师 张美佳)
乐山大佛
在三江交汇处,清浊不一的江水在大佛脚下静静流淌。这座山似乎就为它而建,这条江似乎因它而生。山即佛,佛即山——此情此景,在我眼前真实呈现。
我沿着山中小径拾级而上,清幽静谧的林间传来鸟鸣声,红砂岩构成的岩壁为乐山大佛筑起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微风拂面,难掩心中的好奇,我把手指伸进红砂岩的壁洞里。暖暖的,这是历史保存下来的温度。碧绿的青苔和红砂岩相映成趣,古朴中不失鲜活,鲜活中又不失宁静。
我和妹妹快步登级,向着“凌云山”出发!一路上胜景不少,“兜率天宫”“龙潭虎穴”“载酒亭”各有特色。不一会儿,壮观的景色映入眼帘。佛头平台已赫然呈现。我们飞一般地狂奔而去,倚栏而眺,这座高71米的弥勒头像已掩映在青山之间。
大佛头顶1217个发髻紧紧相依,上面的点点青苔像被时光浸染的翡翠,一圈一圈清晰可见,看似密集却吐露着和谐;垂肩的双耳长达7米,仅一个耳洞大小就可通过一个成年人。若沿着九曲栈道而下,到达佛脚平台,则更为震撼。大佛双手抚膝,体态端庄,据说大佛的一个脚背就可以围坐近百人。江边的游船穿梭如织,无不被其磅礴气势所折服。
(柯桥区华舍小学六〈3〉班 平维一 指导老师 孙怡)
一场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