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新贵能卖每公斤100元
一树嘉宝果赚了4000元
日期:09-11
这棵树上长的叫嘉宝果,也被称为长在树干上的“葡萄”。
随着中秋临近,葡萄陆续进入采收尾声。这个丰收季,葡萄种植户们却是喜忧参半,曾经的“顶流”——“阳光玫瑰”价格持续探底,部分产区的收购价甚至跌破每公斤6元。不少果农开始转型种“反季果”“高端果”,有的还尝试种植热带水果,纷纷开辟新赛道。
走进上虞区章镇镇张村村万果家庭农场的大棚,就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着葡萄的香气,负责人陈伟祥站在“妮娜皇后”葡萄藤下,摩挲着粉紫色的果粒——这是他历经4年成功试种的高端品种,而不远处的“阳光玫瑰”大棚,藤蔓已被修剪得稀疏。
“今年还要再减种!‘阳光玫瑰’火的时候,大家都抢着种,现在得换个路子,做别人没有的、做不好的。”陈伟祥告诉记者,他与“阳光玫瑰”的“交集”始于2021年,他开始种这个品种的时候,“阳光玫瑰”虽已“跌下神坛”,但收购价仍有每公斤20元左右。可如今,“阳光玫瑰”成了“烂大街”的大众水果,有时收购价打“骨折”也无人问津。
据了解,“阳光玫瑰”种植面积近年来呈爆炸式增长。中国农业科学院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阳光玫瑰”种植面积突破120万亩,较2015年增长23倍,产量占全球总量的68%。
“大家都觉得‘阳光玫瑰’能赚钱,于是都往地里栽,现在不亏都已经算很好了。”陈伟祥说,有的种植户为了多产,种出来的“阳光玫瑰”果粒小、糖度低,吃起来没香味,加上短视频平台上的“谣言”,也影响了部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让“阳光玫瑰”的口碑一落千丈。
“阳光玫瑰”的“遇冷”,并未让经验老到的陈伟祥陷入困境,“经验就是底气,我种了17年水果,知道种植要跟着市场变化。”他说,他的转型逻辑很清晰,就是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前几年,陈伟祥开始转向种“高端果”——“妮娜皇后”。“‘妮娜皇后’其实早就有了,但种植难度太大。”陈伟祥告诉记者,它需要严格控产,每亩留果1000公斤,这样果粒才能长大,糖度才能上去,只有光照充足,才能从青色转变成粉紫色,这也是“妮娜皇后”的标志颜色。今年8月底,经过专家指导,陈伟祥对种植模式进行了调整,该品种的葡萄终于试种成功。“按照目前每公斤100元的市场价,亩产效益能超万元。”陈伟祥自信地说。
“你看,这批青枣刚刚栽下去,明年3月份市场上没有青枣了,我这一批刚好上市了,口感还更好。”陈伟祥指着一旁的青枣树苗说,这几年,他还通过“反季果”上市,大大分散了市场风险,更有底气和精力来“做实验”。
陈伟祥口中的“做实验”,其实就是在上虞尝试种植热带水果。记者看到,在他承包的百亩大棚里,开辟了一片1亩大的试验地。他瞄准本地热带水果缺失这一突破口,陆续引进10余个品种,通过大棚加热系统模拟热带环境,让热带水果在异乡上“新户口”。“要在上虞种热带水果压力其实不小,像凤梨的种植周期需要一年半,有时还熬不过冬天,但我种水果是‘多条腿走路’,大大提升了抗风险能力。”他说,他已成功试种出莲雾、芒果、黄皮、芭乐、嘉宝果、荔枝等诸多热带水果。
“这棵树上长的叫嘉宝果,也被称为长在树干上的‘葡萄’,去年光是这一棵树结的果,就赚了4000元。”陈伟祥颇为自豪地说,市场瞬息万变,种植户必须要转变思路,要么做精高端品种,要么开拓差异化品类,才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