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轻纺城跨境电商中心。
在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入驻专家为纺织企业员工授课。
作为全国最大的纺织印染产业聚集区,柯桥拥有全球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以及全球四分之一的纺织面料交易量。去年年末,以柯桥为核心的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装集群成功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正式跻身“国家队”行列。近日,全媒体新闻采访团走进柯桥,探寻中国纺织从“传统制造”向“全球智造”跨越的蝶变之路。
记者 潘秀玮 文 章斌 摄
A
借“智”逐“绿”,焕新产业底色
这几天,浙江越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越新科技”)与某国际知名品牌合作的节能项目,即将启动第二期。该项目分两期建设,总投资近7000万元。第一期,越新科技已投资超2000万元,历时1年,实现了车间设备的换新和技改。经初步估算,一期项目可为企业降低4%左右的能耗。同时,在一期项目建设中,越新科技还拿到了该品牌近200万元的资金补贴。这让企业尝到了顺时应势、以绿色谋长远的甜头。
柯桥纺织印染产业在全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曾囿于“低散乱”和“三高”(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困境的企业深知,只有敏锐地捕捉时代趋势,主动求变,以创新破内卷,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才能从危机中寻新机。
“绿色高端就是印染产业的突围之路。二期项目将聚焦定型机余热回收,目前我们正和设备供应商调整技改方案,预计整个项目最快在2027年年底完成。”越新科技董事长濮坚锋介绍,近年来,越来越多国际品牌将“碳足迹”纳入供应链管理,企业降碳不仅是为了顺应环保趋势,更是为了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可持续的发展。
产业要升级,集群协同发展也很重要。在柯桥,传统印染产业已从“单打独斗”走向“抱团向新”。自2010年起,柯桥启动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工程,将分散在14个镇街的259家印染企业整合成110家,搬迁集聚到蓝印时尚小镇。2018年11月,绍兴市推进越城区印染化工产业跨区域集聚提升,47家印染企业整合成五大组团,相继落户小镇。
柯桥区持续推动传统纺织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从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到数字化提升,从花样版权登记保护到时尚创意产业培育,一直走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路上。
依托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等高能级科创平台,一大批印染企业借“智”逐“绿”。“爱利斯染整”携手浙江理工大学,成立“废旧涤纶高品质循环再生研发中心”,大幅提升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率;“七色彩虹”的智能排产系统,使设备稼动率提升至92%……去年一年,柯桥纺织印染产业绿色技术转化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超15亿元。
今年,柯桥区打出了链式发展组合拳,从推进产业链招引、培育优质企业、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加速全链条数字化改造等方面提升纺织产业竞争力。今年1—6月,柯桥区共有规上纺织企业897家,实现产值703.32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印染行业产值315.21亿元,同比增长5.6%。
B
“抱团”创新,开辟全新赛道
前不久,入驻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的浙江理工大学研究员郭玉海,带领科研团队取得重大突破,他们成功研发的首款人工血管在临床成功完成首例植入手术,并在中试基地进入小规模量产。
这意味着,未来小口径人工血管(内径<6毫米)将打破欧美公司垄断,实现国产化,大幅降低使用成本。而郭玉海团队也是借助柯桥纺织产业集聚、产业化落地便利等优势,在PTFE中空纤维膜制备技术及应用上持续突破。
国家级产业集群最大的优势就是“链”条完整,从“一根丝”到“一件衣”,整个过程不出产业集群就能完成。集群内集聚浙江理工大学、东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一流纺织学科院校,构建“高校+平台+企业+产业链”合作机制,成立了共建实验室。
单根重量达600吨、可承受17级台风冲击的深海缆绳,用于飞机叶片和赛车头盔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甚至神舟飞船降落用的特种伞绳,各种颠覆性的创新成果,都源自这样的“抱团”创新。
“科技创新对纺织产业附加值提升的作用不可估量。”柯桥区现代纺织产业服务中心主任王好介绍,自2022年7月成立以来,该中心解决企业技术难题510个,突破关键核心技术24项、实现进口替代5项,7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
绍兴纺织的另一种破题之策是开辟新赛道。浙江东进新材料有限公司不甘心只做织造,它把“全链化专精特新的研发生产”作为突围之道。作为一家从事户外运动功能性面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公司用一款防水透湿功能性复合面料,打破国外企业的技术壁垒,达到国内第一、世界第三的市场占有率。
同时,该企业内部“加载”出纺织全链条,涉足前端的纺丝生产,后端的印染、成衣销售,逐步摆脱对上下游代工厂的依赖。目前,企业已成为lululemon、迪卡侬、安踏、猛犸象等全球200多家知名服装品牌的指定面料供应商。
C
数智领航,“织”出全球市场
7月,柯桥纺织产业首个AI大模型——“AI”布1.0版正式发布。只要上传一张牛仔裤照片,下达“寻找相似面料”指令,不到1秒钟,“柯小布”就给出7个答案,并详细列出相关信息。
“依托织造印染产业大脑、‘浙里工程师’等平台,‘柯小布’数据库收集了海量信息,包括50余万条面料信息、8.5万余名产业工程师、4000多家企业、600余项技术成果。”王好介绍,目前,“AI”布已开辟多个应用场景,除了找面料,还能找展会、找技术、找人才、找政策、找产能、找应用。
数智赋能为行业提供了智能化决策支持,让柯桥纺织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而柯桥纺织要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还需走好国际竞合之路,不断开辟增量市场、链动全球。
“今年的销售额和利润预计都会同比上涨。”这几天,浙江乐筑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筑纺织”)总经理高波正在联络加拿大客商,布局当地海外市场,同时准备当地节日的出口订单。
作为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纺织品外贸公司,乐筑纺织依托柯桥完善的纺织产业,拥有一条从面料生产到加工的完整供应链,可面向海外消费者提供以窗帘为主的整体家居定制产品。
近年来,该公司陆续入驻了亚马逊等10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其创立的Napearl自主品牌,在全球各大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很受欢迎。高波表示,未来,乐筑纺织还将打造全屋定制、床品等领域的自主品牌,争取在家纺类目中“全面开花”。
柯桥区还持续拓宽国际物流通道,2022年底开通中欧班列“柯桥号”,打通与金华(义乌)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的通道,让柯桥纺织企业从“家门口”出发,快速搭上中欧班列“出国”。8月26日,“柯新亚”(柯桥—新疆—中亚)跨境专线也正式投运,为柯桥面料打造一条直达“一带一路”市场的快速通道,让中亚地区成为柯桥纺织最具潜力的新兴出口市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