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海外”品牌,我市做大入境游
日期:09-08
本报讯 日前,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公安局等6部门出台入境旅游发展工作方案。我市提出,要依托绍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特色旅游资源,提升入境旅游服务水平,做大入境旅游规模,2025年力争过境游客人次增长10%,到2030年,力争入境游客数量实现倍增目标。
对照《浙江省入境旅游“125”跃升计划》,我市进一步细化绍兴市入境旅游1张任务清单,聚力拓展入境客源市场、建设入境旅游目的地两个方向,制定4个方面21项工作任务,由市公安局、市文广旅游局、市外办、市税务局、市通信发展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绍兴市分行等6家单位按职责推进,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务求实效。
我市提出,聚力拓展入境客源市场,聚力建设入境旅游目的地,进一步打响“绍兴海外文化周”品牌,打造“绍兴海外文化周”品牌IP,提升“研学绍兴·读懂中国”海外媒体矩阵传播效能,重点深耕日韩、东南亚市场,深化与境外文化之都城市、国际友城及港澳台地区的文旅交流合作,扩大客源覆盖面;丰富入境旅游产品供给,优化来绍入境旅游便利化措施和品质化服务,开展入境旅游创新发展先行试点;创新实施全景体验、全时消费、全业融合、全民共享“四全模式”,加快推进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建设。
我市将从丰富入境旅游产品、开展对外精准营销、提升入境旅游便利化水平、提升入境旅游服务水平等4个方面推动入境旅游发展工作。为丰富入境旅游产品,我市将持续擦亮文化旅游品牌,高水准举办“公祭大禹陵典礼”“兰亭书法艺术节”“黄酒嘉年华”等重大节会活动,持续提升书法、黄酒、阳明、大禹等文化标识的国际影响力;开发特色线路产品,依托杭州、宁波等口岸过境免签政策,以“绍兴古城”“浙东运河”等文旅IP为核心,打造4条以上涵盖文化遗产、非遗人文、民俗体验等具有鲜明绍兴特色的入境旅游精品线路;创演精品文艺剧目,做强越剧、绍剧等优势剧种,引进高品质展演项目,引导入境游客观赏地方曲艺节目;探索全时消费模式;聚焦入境过夜游客需求,完善“食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打造“绍兴好礼、绍兴好吃、绍兴好宿、绍兴好戏”四大消费品牌,激活“十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开展重点景区场馆夜游行动,引进一批高人气、年轻态文旅项目。
我市将拓宽入境旅游营销渠道,依托“东亚文化之都”平台,深化“绍兴海外文化周”“中日韩同上一堂课”品牌建设,加强与境外重点区域文旅交流合作,强化绍兴优秀文化的国际传播;强化社交媒体平台推广,培育“研学绍兴·读懂中国”绍兴海媒平台,加强Facebook、X、Instagram、YouTube等主流平台账号运营等;加强周边区域联动,以“杭州都市圈”和“浙东南旅游联合体”为载体,联合杭州、宁波及其他长三角城市开展“名城绍兴 越来越好”城市宣传推广活动,推动区域合作,共建精品游线和游客互送机制。
我市将通过推进入境来绍、通信出行、提升支付便利化,推进外宾住宿、游线选择、咨询讲解、标识引导、行李运送、离境退税便利化等9大举措,聚焦难点堵点问题,提升入境旅游便利化水平。
我市为提升入境旅游服务水平,已开展入境旅游先行先试,推动诸暨山下湖镇、新昌镜岭镇、鲁迅故里、上大路茶饮一条街、新昌大佛寺等开展入境旅游先行试点,探索旅游国际化经验。此外,还加强入境旅游政策扶持等,营造良好的入境旅游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