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整理储藏室时,一个裹着旧布的玻璃瓶从架子上滚落。我小心拾起,发现那竟是外婆珍藏的奶瓶——一只20世纪80年代的“奢侈品”。瓶身被巧手的匠人吹制成鸽子形态,双翅自然收拢,喙部微微前伸,仿佛正要衔起一枚橄榄枝。
“这可是当时的宝贝呢。”外婆不知何时站在门口,眼里闪着光。她接过奶瓶,像捧着什么珍宝,缓缓讲起从前。这个奶瓶喂大了外婆,又喂大了妈妈。妈妈说,她小时候最喜欢抱着奶瓶睡觉,就像抱着最宝贝的玩具。现在奶瓶虽然不用了,但外婆还是经常把它擦得亮亮的。
外婆常说:“这个奶瓶教会我们三件事:第一要珍惜,东西坏了修修再用;第二要分享,有好吃的一起吃;第三要感恩,记得长辈的辛苦。”这些话,妈妈记在了心里,现在又告诉了我。
如今,各式奶瓶琳琅满目,有防胀气的、有智能温控的,可这只鸽子奶瓶依然占据着特殊的位置。但是我好像明白了为什么外婆这么珍惜这个旧奶瓶。它不仅仅是个瓶子,更装着我们家三代人的爱。每次看到它,我就会想起外婆的话:要珍惜、要分享、要感恩。
这只不会飞的“鸽子”,其实早已飞越了时间的长河,将和平的种子衔进我们的心田。让我懂得了家的温暖,也让我知道了什么是传承。原来,最好的传家宝不是金银财宝,而是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爱与回忆。
(上虞区百官重华小学五〈7〉班 袁何铭 指导老师 詹佳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