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超”的兴起,也折射出传统超市面临的“生存焦虑”与积极求变。一边是盒马、山姆等新零售品牌的快速扩张,一边是传统商超亟待转型的压力。前不久,我市部分超市开始将“胖东来”视为学习对象,通过优化商品结构、增强服务体验、引入餐饮区等方式进行“胖改”,打造更符合年轻人期待的消费场景。盒马鲜生也在近年来不断迭代经营模式,从最初主打海鲜加工,到如今推出店内市集、扩大熟食品类,通过极具差异化和价格竞争力的商品,持续吸引客流。
绍兴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主任宋潞平认为,“餐超”作为新模式要想持久发展,不能只是简单“加个餐饮区”,而是要基于自身定位、客群与区域特征打造差异化竞争力。比如社区型“餐超”可主打“家庭厨房”,商圈型“餐超”则可聚焦“白领轻食社交”。
未来,“餐超”仍有广阔发展空间。不少消费者期待,“餐超”能成为量身定制的“生活管家”,既比餐厅便宜,又比外卖新鲜、卫生。而随着供应链深化与技术赋能,“餐超”模式有望从“创新试验”走向“主流”,成为连接人与生活的日常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