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女孩患哮喘,治疗一年不愈?
父亲焦虑情绪竟成“罪魁祸首”
日期:08-27
记者 陈正军 通讯员 陈瑜
嵊州9岁的小女孩悦悦反复喘息1年多,先后在多家医院就诊,但未见好转。后来,嵊州市人民医院变态(过敏)反应科主任黄新园仔细询问后发现,孩子病症与父亲焦虑情绪影响有关。
半年前,悦悦到黄新园处就诊时,喘息症状典型,查体也发现其存在明显的哮喘征象,肺功能舒张试验符合典型的哮喘表现,哮喘诊断应该无误。奇怪的是,悦悦的哮喘不像其他哮喘患者一样在夜间发作,或者运动后发作,而是常常于放学回家后发作。同时,黄新园注意到患儿父亲一直话比较多,并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情绪,难道是情绪诱发?
经过进一步交流,黄新园获悉:悦悦被诊断为哮喘后,医生开具了哮喘吸入装置,每日两次,平时都由她自行吸入。但是她父亲自行在网上搜索各种医学资料,非常担心激素吸入会影响女孩子的发育。每天在悦悦放学回家后,父亲就时不时询问女儿病情,对悦悦产生了很大的诱导性情绪和焦虑影响。
因为对哮喘这个疾病的不理解,平时父亲还当着孩子的面经常说“哮喘不能治愈”“主要还是靠自己的体质增强后自愈”等话,并且把希望寄托于即将来临的发育能够“带”掉。
在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悦悦也认定吸入药物“没什么用”。为了不让父亲担心,她开始偷偷“作弊”:倒掉药物,假装吸入,这导致接诊医生误判病情,不断加大治疗剂量。同时,悦悦对不适能忍则忍,只为减少父亲的焦虑发作。
真相终于浮出水面——过去一年,悦悦从未接受正规治疗。随后,黄新园跟悦悦详细科普了哮喘这个疾病,明确告知哮喘是能够治好的,同时批评了她父亲对医学知识的一知半解。根据病情,黄新园给悦悦降低吸入剂量,但要求悦悦一定要按时吸入,定期来医院随访,同时指出,良好的家庭情绪是治疗哮喘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周后,悦悦在父亲陪同下回诊,表情轻松。她父亲也不再焦虑。声称上次就诊后喘息未再发作,呼吸顺畅,运动量与同龄儿一样,查体哮喘征象消失,肺功能接近正常预计值,疾病已经完全缓解。
悦悦在随后的治疗中,规范使用吸入装置3个月,然后减量吸入,共计用药半年多后停药,治疗期间以及停药后症状一直未再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