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来得“又晚又凶”,本周突破40℃
日期:08-26
记者 王文其
本报讯 眼看就要进入9月,但阳光持续“全勤上岗”,高温不歇反升。本周绍兴将迎来一波更加凶猛的热浪,气温突破了40℃红线,也打破了8月高温天数的历史纪录。
8月25日一早,湖州全域发布今年全省首条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平了浙江高温红色预警历史最晚纪录,妥妥证实今年的高温实在是来得“又晚又凶”。昨天,我市各地也发布橙色高温预警,离红色预警只有一步之遥。
记者从市气象局获悉,截至8月25日,已是从8月5日以来的连续第20个高温日,高温天数打破8月历史纪录。本周,我市依然是晴热高温天气,最高气温可达38~39℃,局部40℃以上。午后局部或有一些分散性雷阵雨,但不要指望这点雨能“救场”,阳光依旧火辣辣。9月初起,随着副高东退减弱,午后多雷阵雨天气,高温会有所缓解。
昨天,诸暨多地突然下起了冰雹。不少市民疑惑,高温天为何会有冰雹?冰雹与普通冰块的形成不同,需要强烈的上升气流和充足的水汽,这个条件在高温夏季更容易满足。夏季太阳辐射强烈,地面空气温度升高,热空气带着大量水汽快速上升,同时将形成于积雨云中的小冰粒托到高空云层中。在上升过程中,小冰粒会不断碰撞周围的过冷水滴和冰晶,像滚雪球一样越变越大,当它的重量过大后就会下落,就是大家看到的冰雹了。
气温超过40℃,大家应该注意些什么?“最高体感温度可能会到44℃左右,建议市民做好防暑降温、及时补充水分,每天10—15时尽量避免外出。”市气象局工作人员说。
记者也了解到一些“冷知识”提供给大家:首先,身处高温后不要马上猛饮冰水、冰饮料,这样不能解暑反而会生病,有相关实验证明,饮用4℃冰水后,人体表面温度会先降后升——5分钟内血管剧烈收缩导致散热效率下降30%左右,反而容易增加热射病的患病概率,相比之下,20℃温水能使汗腺活跃度提升不少。在高温天气下,食品的保质期往往会缩短,比如面包、饮料等,特别是肉类、海鲜等易腐食品,购买后应尽快放入冰箱冷藏或冷冻,建议分装保存,避免反复解冻。此外,不要长时间电风扇直吹,因为天气过热,风扇吹出来的也是热风,如果风速大、时间长,会加速体表水分蒸发,反而让人更“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