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同时收到
高校和企业的聘书
日期:08-26
本报讯 近日,东华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博士毕业生张豪同时收到了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本发科技有限公司的聘书。今后,他将把80%以上的精力投入到企业科研一线,薪酬则由校企共同承担。
编制在高校院所、科研在企业一线。新昌县依托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昌学院、浙江药科职业大学新昌产业学院、天姥实验室等在新高校院所,积极探索“人才共引、成本共担、资源共用、成果共享”的校地企协同发展新模式,实施校企高层次人才“全时双聘”计划,有效破解山区小县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用不好”的难题。
与其他驻企人才不同,“全时双聘”人才不仅有编制,还可享受购房补助、安家补贴等人才政策。今年3月,新昌县出台《校企高层次人才“全时双聘”实施方案》,清晰勾勒政府、高校院所、企业三方协同路径,构建“需求摸排—联合招引—协议签订—考核管理”的闭环运行机制。目前,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院所已拿出35个事业编制,专门用于“全时双聘”人才。
新昌县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全时双聘”将传统的“企业单打独斗引才”升级为“校企协同共引”的新格局。自实施“全时双聘”计划以来,该县共摸排出有人才需求的重点企业76家,开展校企联合招聘35场,收到简历330余份,对接重点意向人选32人,已双聘5名人才。
目前,依托双聘人才组建的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团队)、人才实践培养基地,已开展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技术攻关项目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