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晚报

各自安眠:“分床”不“分心”

日期:08-24
字号:
版面:第02版:老茶馆       上一篇    下一篇

  金米 漫画

  在传统观念里,夫妻同床共枕被视为感情亲密的象征,但现实中也有不少老年夫妻选择分床甚至分房睡。记者走访了三对选择分床(分房)睡的老年夫妻,倾听他们的故事后发现,分着睡不一定是感情疏离的“信号”,更多的是步入晚年后,老年人适应各自身体变化、追求舒适生活的选择。    

  白天形影不离

  夜晚各自安睡

  受访者:黄奶奶,84岁

  走进黄奶奶的房间,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挂在床头的婚纱照,老人的衣物、首饰、药品等分门别类地收纳在木质储物柜里,桌面上整齐排列着孩子们从小到大的照片。

  而穿过走廊,几步外的另一个房间却是截然不同的景象。这是黄奶奶老伴的房间,一张床、一台电视、一张蒙着白布的书柜就是全部家具,青色的窗帘“过滤”了过强的阳光,整个空间呈现冷色调。唯一与黄奶奶房间相似的,是悬挂在床头的婚纱照。

  分房而眠,是黄奶奶夫妇退休后达成的共识,至今已保持了10多年。“2003年前后,我先生退休后又被返聘,调往台州黄岩工作,只有周末回来。分居两地,我一个人在家总有些害怕。”黄奶奶回忆道,那时候,他们刚搬进新家不久,主卧邻近书房、阳台和大门,让她缺乏安全感。她便把自己的衣物、贵重物品等都搬进了空间小一点的次卧,晚上锁起门来睡觉。直到2010年,老伴才回归家庭,但那时候黄奶奶已习惯睡在次卧。

  在黄奶奶看来,夫妻间的感情并没有因为分房睡而出现裂痕。老两口每天清晨7点准时起床,共进早餐后,便在客厅共享时光,她喜欢读报、追剧,老伴就在一旁研究和修理旧家电。天气好的时候,他们会一起出门散步,或是到黄奶奶房间的大阳台上晒太阳,午饭后各自回房小憩,醒来后又聚在客厅,聊天、看电视,直到晚上10点才互道晚安,各自回房享受独处时光。这样的节奏,让彼此都感到自在和舒服。

  分床睡了5年

  睡眠质量明显改善

  受访者:姜奶奶,75岁

  分床睡,在姜奶奶家已经持续了5年。这背后的缘由,要从姜奶奶老伴的身体状况说起。5年前,老伴患上了糖尿病,随着病情的发展,夜里起夜愈发频繁。“他每晚要起来三四次,有时候更多。他一起夜,开灯、走路的声音就会把我吵醒,我醒了之后就很难再入睡。”姜奶奶回忆道,而且,老伴起夜时,自己总是担心他不小心摔倒,心一直悬着,因此她的睡眠质量大打折扣。

  看着姜奶奶日渐憔悴,老伴其实也十分心疼,便提出了分床睡的想法。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儿子买来了一张宽度适中、高度适宜的单人床,紧挨着大床摆放,既保持距离,又不隔远。姜奶奶还特意叮嘱儿子,在墙角安装了小夜灯,同时在老伴那一侧加装稳固的扶手,保障他起夜安全。“也就这些小改动,还真让我们俩都轻松不少。”

  姜奶奶坦言,分床之后,自己的睡眠质量确实得到了改善,白天精神也好了很多。“我老伴也说这样分开睡,他起夜更自在,不用担心打扰到我。”如今,两人虽不同床,感情却更胜从前,照样是每天清晨一块起床打太极,三餐同桌吃饭,她会准时提醒老伴服药,每月复诊也从不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