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运行流程图展示。
全媒体新闻采访团在常裕模速平行空间新质生产基地项目工地。
记者 陈钢 王强 翁佳美 见习记者 倪辰睿 文 记者 鲁人杰 摄
拿地后10天领齐五证。这场让企业直呼“想不到”的审批提速,是诸暨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链的关键一环。
今年初以来,诸暨以制度创新驱动效率变革,掀起“项目攻坚突破年”“产业招商竞赛年”行动热潮。1—6月,该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4%,17个项目提前竣工,31个项目提前投产,“项目为王”正从理念落地为实绩。
8月15日,全媒体新闻采访团走进诸暨重大项目与招商项目指挥部,实地感受“诸暨速度”。
A “两部合一”打造指挥中枢
烈日下,浙江锦上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制造项目工地机械轰鸣。这个总投资近3亿元的项目,未来将为小米、理想、比亚迪、吉利等车企配套,预计年产值超2亿元。
“去年11月拿地,今年11月就能搬入,明年元旦后投产!”公司总经理王建炳指着一幢封顶厂房感慨,“从拿地到建厂一路绿灯,靠的是政府高效协作。”
争分夺秒,只为年产1万台特种工业缝纫机生产线能尽快落地。锦上智控的快速推进,是诸暨以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年初,诸暨创新设立“重大项目指挥部”与“招商项目指挥部”,由诸暨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双总指挥,打破行政壁垒,统筹跨部门协调与资源调度,系统重构项目攻坚“生命线”。
“核心是一个‘统’字。”诸暨市重大项目指挥部综合组组长周钰介绍,指挥部囊括发改、经信、资规等关键部门骨干,创新建立了“一部管到底”机制,覆盖项目从谋划、审批、建设到投产、达效全环节。同时构建起市领导领衔包干、部门专班推进、镇街靠前服务的三级协同体系,并推出分类、分层、分级的“三分”协调机制及谋划、落地、审批、开工、投产“五个统筹”工作法,对重点项目实行“一项目一专员”专班推进,着力推动重大机遇抢先争取、重点项目加快推进。
在指挥部大厅屏幕上,“五榜晾晒机制”数据实时跳动——招商落地、开工建设、投资贡献、投产达效、要素支撑五大榜单季度评比。8个“蜗牛项目”被毫不留情地晒在醒目位置。
“实行‘红旗激励、蜗牛问责’,压力直接传导到位。”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运行半年来,218个总投资1936亿元的在建项目全部纳管,开工率达80.3%。
B“一网统管”全周期数字赋能
“最强大脑”的数字分支,成为与时间赛跑的关键助力。
走进诸暨市重大项目指挥中心,一面巨型电子屏跃入眼帘。大屏上,诸暨218个在建项目的地理位置、进度条、问题预警灯尽收眼底,点击“项目动态”,选择具体项目,实时施工画面、审批流程图、问题处置情况等一键“智”达。
“这是‘全生命周期一网统管’的中枢。”操作员介绍,系统整合审批保障、问题中心、资源中心三大模块。审批系统建立标准事项库;问题中心实现线上提交、分派、处置闭环;资源中心统筹全市土地、资金等要素。
一组数据凸显实效:通过“开工一件事”改革,从土地摘牌到领取施工许可证由30天压缩至10天,提速65%以上。
诸暨市政务服务办企业综合服务科科长周锦表示,平台构建“预审理+并联办”机制,推行“容缺受理、并联办理、集中审批”等极简流程,实现审批流程革命性再造,行政效率提升2倍以上。企业一旦入库,系统自动推送至相关部门专员提前介入,实行并联预审、容缺受理。年产3亿双袜业数字智能工厂建设项目、环保新能源设备投资项目等8个项目同样在今年实现了“拿地即开工”。
安华镇的卡腊博尔智能照明模块生产项目3月底摘牌,10天内五证齐发。“部门靠前服务、并联审批,让我们第一时间进场。”项目负责人说。
项目推进中的梗阻如何破解?在线系统的“问题中心”模块记录着关键:半年来,线上实时办理问题83个,办结51个。
“在暨阳街道老城区地下管网建设项目中,红线范围内涉及学校苗木未移植,通过平台线上交办,很快就得到了协调解决。”指挥部综合组组长周钰介绍。企业和项目专班可将审批衔接、施工障碍等问题即时上报,后台随即流转、闭环处置。
土地、资金等要素配置也依托数字化。系统通过“数字得地”模型进行三维解析和智能匹配,今年已为25个重大项目精准配地近2000亩,规模居绍兴第一。系统还以“红黄蓝旗”“蜗牛”标识直观呈现投产时间、产值、税收等指标,形成量化督办机制,推动项目从“蓝图”加速走向“实景”。
C 招商与落地“双轮驱动”
诸暨市招商项目指挥部的“作战地图”上,不同颜色的图钉密集标注一线招商力量分布——今年,市领导带队外出招商196次,镇街“一把手”三分之一时间在外招商。
机制创新激发全域招商热潮。诸暨建立产业政策、信息归口、项目筛评、要素保障、督查考核“五个统一”体系,全量集成招商线索、政策资源和要素数据。更有突破性的是,出台了《招商引资项目区域协作与成果共享实施办法》,建立异地招引成果共享机制,破解“有项目没土地、有土地没项目”难题。在此基础上,诸暨围绕制造强市“229”计划,聚焦智能视觉、航空航天、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绘制产业链招商图谱,引来了开来激光、零重力航空器、唯迈医疗、李群智造等一批战略性项目。
“以前单打独斗,现在全市一盘棋。”招商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机制激活、链式招引下,今年诸暨已招引10亿元以上项目22个、50亿元以上项目4个,创历史新高。
盛夏的诸暨经济开发区,时时跳动着项目建设的强劲脉搏。这里,一个个关乎未来发展的产业项目正以“一天一个样、半年大变样”的速度拔节生长,开花结果。上半年,开发区共有25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开竣工或投产,大多为智能视觉、航空航天、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
其中,常裕模速平行空间新质生产基地项目以泛智能视觉为纽带,布局AI声学、智驾、医疗三大场景,构建智能视觉创新生态。项目2025年4月开工,从拿地到开工仅半个月,“招投建运一体化”模式已吸引8家行业领军企业签约。
“从签约到开工全程专班服务,政府做足提前量,让我们在招商、落地、建设、运营全环节畅通无阻。”浙江常裕新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施中华说,诸暨的“全周期服务链”是选择落地的关键。
重大项目的“诸暨加速度”,正持续绘强这座县域经济强市的发展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