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晚报

苦难中的人性之光

日期:08-22
字号:
版面:第10版:人文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来稿请投:sxwbdszk@126.com,邮件标题请标明“越读越有味”,并留下姓名、联系电话、地址及邮编。稿件一经录用,著作权归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所有,中心有权以其他形式进行出版、发表和传播。

  盛新虹

  老舍深受传统儒家思想滋养,信奉人之初的性善论,始终保持着平易近人的亲和力与对社会底层的深切关怀。他是心怀悲悯的文学大师,又是以真善美为创作核心的普通人,这种双重身份使其作品既具有批判现实的力度,又饱含对人性之美的坚定信念。长篇小说《鼓书艺人》,正是这种创作理念的典范。

  小说讲述抗战时期一群从北方流落到重庆的鼓书艺人的经历,不仅真实反映了旧中国艺人的生活和命运,还通过革命者的形象刻画,展现了新中国的曙光。

  方宝庆是个走江湖卖艺的,大半生带着全家走南闯北,靠一面大鼓、一副鼓板和一把三弦,在茶馆里靠唱大鼓、说评书谋生。1938年夏,汉口战事危急,在逃往重庆的“民生”轮上,宝庆看着甲板上五六十个受苦受难的孤儿,“他的大圆眼忽然潮润起来”,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令他百感交集。“他想要给孩子们唱上一段,可是心里直翻腾,开不了口。”他不明白自己是不是爱国,只知道每逢看见自己的国旗,就嗓子发干,堵得慌,心里像有什么东西在翻腾。

  宝庆一家人在重庆经历许多磨难,胞兄被飞机炸死,女儿大凤被始乱终弃,养女秀莲闯得头破血流……尽管生活充满艰难,但宝庆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他为人宽厚,明江湖道义,对秀莲视如己出,把一生所学倾囊相授,鼓励她读书学习走正道,摆脱艺人的卑微命运。更难能可贵的是,通过与进步青年孟良的交往,宝庆带领他的班子演出抗战大鼓,积极参与抗日宣传活动。“我愿意为国家出把力气。多少人在前线牺牲了,我有一份力,当然也乐意出一份力。”

  老舍曾说:“我要写出我所知道的穷人们的快乐与痛苦。”他以笔为刃,刻画出旧时代众生相,用充满京味儿又饱蘸深情的文字,书写历史洪流中普通人的坚韧与温情,为我们呈现出一幅生动鲜活的社会画卷。

  小说尾声,“落日在江面洒上了一道金色的余晖,把一个小小的旋涡,给照得亮堂堂的。”战后重生,宝庆与孟良在江岸边相遇,两个男人眼里都有星光闪烁。这看似轻描淡写的一笔,实则是作家留给时代的精神隐喻:在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能看见那些被历史巨轮碾过的平凡灵魂,如何用微光点燃希望。那是穿越时空的人性光芒,更是一个民族在苦难中磨砺出的坚韧与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