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彩珍
每周二、四全天,孙彩珍院长在杭州种福堂中医医院坐诊,每周一、三、六在杭州艾克中医肿瘤门诊部坐诊。8月31日前,医院送出孙院长10个专家号,有需要的读者请咨询报名。
夏季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季,由于腹痛腹泻等肠道不适就医,查出肠道肿瘤的比例也有所增加。
“根据《2024浙江省肿瘤登记年报》数据,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排名第五,死亡率排在第三位,其危害不容忽视。就我们医院而言,来看诊的结直肠癌患者约60%出现了肝转移,还有部分有肺转移或淋巴转移的,治疗很棘手。”杭州市种福堂(艾克)中医医院院长孙彩珍表示,“结直肠癌重在预防,平时要注意清淡饮食,并建议45岁以上的人群定期接受肠镜的检查。如果确诊癌症,积极治疗,预防复发和转移。”
高龄奶奶曾患2种癌症
4年前又确诊肠癌肝转移
80岁的陈奶奶,近半年来都是独自一人坐车再步行去复诊。她步伐矫健,如果她不提,没人看得出她是患过多种癌症的病人。
陈奶奶的晚年生活可谓异常坎坷,20多年间,她先后患子宫癌、乳腺癌、甲状腺结节,相继做了手术。
2021年4月,她又患上了胰十二指肠癌,术中病理切片为高-中分化腺癌,已经浸润基层及胆总管。考虑到年事已高,陈奶奶未做化疗。当年12月,肝脏发现多发转移灶,肠系膜根部淋巴结转移考虑,医生给予了口服化疗药和靶向药的治疗方案。但陈奶奶对药物反应很大,身体吃不消,继而换作免疫治疗。
虽然基本适应免疫治疗,但她过得并不顺畅:体重从110斤下滑到了70多斤,肠道经常“咕咕”叫,大便次数多,口干舌燥,每天靠吃安眠药才能睡几个小时。
2023年3月,陈奶奶经病友介绍找到了孙彩珍。孙院长闻其这些年的不易,一边耐心安慰她,一边辨证开了中药方。
中西医双管齐下,肝脏肿瘤开始缩小,身体也逐步向好。去年1月,免疫治疗满两年,陈奶奶仅坚持口服中药。
到今年4月,肿瘤指标全部恢复正常,肝内肿瘤变成了钙化灶,肝内胆管仅轻度扩张。
“孙院长说肿块钙化就不容易复发,我放心了不少。这些年我吃饱了肿瘤的苦,希望今后都顺顺利利的。”陈奶奶表示会继续喝中药提高免疫力。
宁波77岁爷爷患低位直肠癌
第一时间选择了中医治疗
77岁的郑爷爷来自宁波,现在说话中气十足,与他8个月前初诊时判若两人。
郑爷爷向来嗜烟酒,好油腻和腌制食品,去年11月因为持续消瘦、胃口差、肛门坠胀、大便少量出血,结果被诊断为直肠癌。
由于肿瘤占位距离肛门很近,医生告知除了切除病变的直肠,还要切除肛门。这意味着术后要带着造口,要强的郑爷爷认为生活会失去质量,加上高血脂、低血压头晕等基础疾病,他也不想放化疗,强烈要求保守治疗。
子女拗不过,四下打听后,在确诊的第5天,带郑爷爷来到了杭州种福堂(艾克)中医医院孙彩珍院长的诊室。
当时郑爷爷只有108斤,眼眶凹陷、面色发紫、舌黯中间凹、皮肤痒,孙院长辨其痰湿血瘀,以自拟的肠原方加减开了药方,并叮嘱他戒烟戒酒,饮食清淡。
服药1个月后,郑爷爷头不晕了,皮肤瘙痒减轻;2个月后,脸色好转,肛门坠胀感减轻,只是大便偶有见血。
初见成效,郑爷爷树立了信心,也有了胃口,体重逐步“反弹”。今年5月复查,癌症指标均有下降。
“身体好起来,自己最清楚,过了夏天我去做个肠镜,可能肿瘤缩小了呢!”郑爷爷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