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家基金公司纷纷发布2025年投资策略,积极备战2025年。
A股市场有吸引力
展望2025年,招商基金首席研究官朱红裕认为,权益市场2025年有较大概率转向盈利企稳、估值温和扩张,整体指数将继续呈现震荡企稳的特征,未来的权益市场是相对有吸引力的。
对于明年的A股市场,景顺长城首席资产配置官、养老及资产配置部总经理王勇给出了非常积极的判断,认为政策预期得到兑现、企业盈利筑底之后,A股的估值扩张值得期待。具体看好胜率比较确定的科技、具备困境反转机会的消费,以及适合作为底层的高股息板块。
博时基金多元资产管理一部总经理兼多元资产管理一部投资总监郑铮表示,在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发力下,2025年宏观经济形势预计整体向好。国内股市在经历了9月底以来的大幅反弹后也并未被高估,整体看好。从估值角度看,当前A股无论从全球估值比较,还是股票市值与债券、货币、GDP比较,均具备较大的提升空间,待宏观政策落地将同步提升市场风险偏好。
中欧基金认为,尽管短期内存在不确定性,但从长远来看,A股市场蕴含着不少结构性机会,特别是在科技创新、大众消费等领域。
科技成长板块是重点
展望2025年大类资产配置机会,招商基金首席配置官于立勇表示,A股盈利周期显示触底迹象,积极政策预期托底市场风险偏好,2025年或震荡上行。
郑铮建议,明年大类资产配置排序为股票>债券>大宗商品(黄金为主)。投资组合中股票与债券的分配比例主要基于预期的投资回报率。
在A股的选股思路上,朱红裕表示,在消费、资源、公用事业等高ROE板块中,寻找商业模式稳定、高壁垒高质量公司合理估值定价的机会。在中游制造、医疗保健、信息科技等成长类板块中,关注经营周期拐点及产品技术升级因素带来的估值盈利双击的投资机会。
平安基金研究总监张晓泉认为,由于政策发力方向是财政发力货币配合,市场更倾向于看好受益于财政发力的行业和板块,如军工、商业航天、医疗设备、低空经济、生育刺激、设备更新改造、地方债化债等。同时,在流动性推动和市场风险偏好提升的过程中,科技成长行业中具备未来想象空间的人工智能、AI应用、自动驾驶、机器人等领域也值得关注。
对于市场关注的科技板块,景顺长城基金经理杨锐文表示,随着科技的重要性深入人心,加上科技行业自身的发展不断加速,对科技成长板块非常乐观,最看好自主可控和已经开始反内卷的新兴产业。他表示,不能忽视消费补贴对于手机产业链的带动作用,国产手机在国产半导体的使用上越来越多,消费电子产业链在中国已经非常全面,手机补贴对整个行业会有更大的促进和推动。此外,杨锐文表示:“新能源产业的出清前所未有的剧烈,盈利回升最终或会远超预期,从而孕育出很多机会。所以,会投入大量的精力和研究在这里面,这或是明年一个非常重要的胜负手。”
(据《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