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日于良渚博物院开幕的中华玉文化中心第八届年会上,“良渚色彩研究与创新设计”项目组首次发布了良渚文化色彩系统。研究显示,5000年前的良渚先民就热爱美,对色彩有着很强的控制力和表现力。
课题组领衔专家、北京服装学院杨慧副教授介绍,他们基于良渚文物的特征,对玉器色系、陶器色系、石器色系、漆木器色系、环境和植物色系作了基础研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部分文物进行了实物拍摄和无损测色。
“良渚先民具有很高的审美水准,已经有了仪式性的设计行为,我们看到陶器上的黑色、嵌玉漆杯上的红色、瑶山祭坛上的三色土,就能看出他们对生活美的追求,对色彩的控制力和表现力。”杨慧告诉记者,“从色彩的角度同样可以看出,中华5000年的文脉传承不断,就嵌玉漆杯上的‘抱玉朱’这个颜色而言,朱(赤、红)色在中华服饰文化体系中一直处于很高的级别。”(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