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晚报

“宠物友好”渐成风尚 “人宠”如何双向奔赴?

日期:12-20
字号:
版面:第10版:话题社       上一篇    下一篇

  绍兴市越城区爱心流浪动物保护中心在某商场举办的宠物免费认领活动。

  绍兴市越城区爱心流浪动物保护中心举办的宠物观影活动。  (王文华 摄)

  12月21—22日,绍兴国际会展中心将迎来2024绍兴国际宠物博览会的举办。“国际宠物博览会”为何要选在绍兴举办,并且还得购票入场,这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其实近几年,“宠物友好”成了一个越来越受关注的话题。当我们养狗不再是为了看家护院,养猫也不图它能威慑鼠害,宠物的“社会身份”,自然就发生了巨大转变。

  我们该如何与宠物相处,让“人宠共居”的城市生活变得更加美好?面对宠物经济的持续升温,绍兴又该如何“宠爱”升级?这些都成为一座人文之城应该考量的焦点。

  A

  养宠方式

  折射时代人文特征

  《2023—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23年中国宠物猫狗数量就超过了1.2亿只。养宠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社会和经济背景,既是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时代特征。

  以养狗为例,自古以来,狗在中国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当作看家护院的忠实伙伴,同时也是放牧、打猎活动中的得力助手。而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了深刻变化,对情感陪伴和休闲娱乐的需求增加,使得养狗成为了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

  猫在古代被称为狸奴,自古以来,狸奴就俘获了一众猫奴,诗人陆游就是著名猫奴之一。陆游以其豪放的诗歌风格闻名,却在写猫时柔情无限。比如,“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首深沉悲壮的诗名为《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既然是二首,那么另一首写什么呢?“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与猫依偎火炉取暖的情景跃然纸上。

  现代社会中,宠物不仅是生活的陪伴者,更成为了家庭的一部分,体现了人们对情感寄托和生活品质的追求。心理咨询师徐嫣华告诉记者:“养宠物给人们带来了诸多好处。其中,宠物可以为人们提供无条件的爱和陪伴,有助于缓解现代生活中人们的压力和孤独感,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一座城市对宠物的接纳和友好程度,从某种层面上反映了城市对人们情感需求的关怀。

  B

  “人宠共居”

  激发萌宠消费潜力

  对许多养宠人士来说,宠物不是“物”,而是“亲人”,他们愿意在宠物身上花费时间与金钱。市民张三行是一名新手“铲屎官”,她的英国长毛猫已经一岁多了,成为她生活中最亲密的伙伴。张三行告诉记者,今年她一共在猫身上花费了11880元,月均990元,主要支出为猫粮、零食、玩具、驱虫、洗澡等。自从开始养猫,她日常购物也更倾向于宠物主题的产品,手机壳、帆布袋、钱包等物件上都是猫的图案。“现在很多品牌都抓住了我们‘铲屎官’的心理,推出宠物周边,比如奶茶品牌‘霸王茶姬’就推出过纸板猫窝,既环保又轻便,以至于我对这个奶茶品牌的好感度也增加了,有种爱屋及乌的心态。”张三行告诉记者。

  正是基于爱宠人士的消费潜力,宠物经济持续升温。12月21—22日,2024绍兴国际宠物博览会将在绍兴国际会展中心4号馆举办,本次博览会将展出各种宠物、宠物食品、宠物医疗用品等。该博览会的主承办汕头市青柠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在绍兴举办宠物博览会,就是看到了这里的消费潜力。我们的博览会虽然是售票制的,目前来看门票销量不错,可见大家对这次活动很期待。”

  绍兴人袁雨桐今年刚刚本科毕业,准备自主创业,进军宠物服饰行业。她说她做了大量的市场调研,先是查询了相关政策,接着走访了绍兴多家宠物主题店以及允许宠物进入的商圈和景区,“在调研的过程中我发现,年轻人对宠物的投入越来越高,有不少年轻人表示,愿意每个月花500—1500元的资金来呵护、养育宠物。而且,绍兴越来越多的公共场所表现出了‘宠物友好’,提供了人与宠物的‘亲密空间’。”袁雨桐表示,她很看好这一赛道。

  C

  “宠物友好”

  考验城市空间包容度

  好的城市是充满人文关怀的,而人文关怀的目标也包括生活在城市里的宠物们,为它们打造多样化的宜居空间,或许会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新方向。

  如今,绍兴越来越多的宠物开始进入城市公共空间。在许多萌宠主人心中,镜湖直江滨河公园是理想的“遛宠胜地”,这里宽阔的沿江大道足以让行人和宠物错开,还有大片的宠物绿地和乐园。前不久,首届“公园撒欢节”在这里盛大举行,不少市民呼朋唤友,带着宠物,来这里搭帐篷、露营,享受惬意时光,让这个美丽的滨河公园在抖音等社交媒体上出圈。

  市民沈先生养了一条拉布拉多犬,因为狗的体型较大,为了不影响他人,日常带狗出行时,他除了确保牵狗绳,还会提前了解目的地是否接受宠物进入。“我住在柯桥,柯桥古镇、安昌古镇以及瓜渚湖都是‘宠物友好’场所,风景也好,不少人选择在这里遛狗。”沈先生告诉记者。

  近年来,不少商业空间也在进行着“宠物友好”的探索,不同的场所对于宠物的包容度也不相同。在不少萌宠爱好者心中,绍兴新晋热门商圈绍兴天地是“宠物最自由”的商业综合体之一,除基础设施的支持外,也会经常组织宠物爱心领养市集、宠物互动比赛等活动。12月17日晚,记者在绍兴天地看到,不少带着宠物的顾客在商场内就餐、散步,一位牵着柴犬的顾客正在“MANNER COFFEE”等待自己的饮品,吸引了不少爱狗人士的目光。商场外,还有宠物乐园,用栅栏隔断,行人和宠物都能拥有各自的空间。

  对于养宠人而言,旅行中的“宠物友好”酒店也极其重要。记者在“去哪儿”App上查询绍兴的酒店,在筛选项中输入“宠物”两字,筛选出提供“宠物友好服务”酒店共984家,占全部酒店数量的30%左右。一些酒店还推出宠物专属服务,如上虞东山大观酒店除有宠物房外,在园区内不同的区域均配备了宠物站、宠物食物等,画舫游船项目中,不仅允许宠物同行,还提供宠物餐食;新昌天姥隐酒店的露营草坪和超长滑梯时常有宠物玩耍,适合带着宠物一起沉浸式感受乡野生活。

  嘉宾说

  绍兴文理学院心理中心主任 顾玲玲:

  我们的城市正在向“宠物友好”方向发展,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宠物进入公共空间,各种矛盾也随之而来。例如,宠物的毛发可能会困扰对动物过敏的人士,而不熟悉动物习性的儿童则需要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相比于单纯的“宠物友好城市”,我们更应该倡导双向互动的“人宠友好城市”。在城市管理中,应协调宠物、养宠人群与非养宠人群的需求,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向宠物开放”。

  “宠物友好”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话题,尊重与关怀是城市包容性的基础,希望随着相关管理部门的积极引导,“人宠”和谐共享城市美好生活能成为一种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