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霜打菜”。
见习记者 马冰雪
本报讯 受冷空气影响,我市前日最低气温跌破0℃,刷新了入冬以来的气温新低。这一轮降温让本地“霜打菜”组团上市,不少市民发现,餐桌上的青菜、菠菜、鸡毛菜等口感更加甜糯了。
“这是正宗的本地‘霜打菜’,自家露天地种的,要不要买一点?”12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越城区环城西路的大龙农贸市场,蔬菜摊主王师傅正在向顾客推销。他介绍,按照往年情况,一般11月中下旬就能吃到“霜打菜”,今年降温时间稍晚一点,本地“霜打菜”的上市时间迟了。不过,“霜打菜”的赏味期预计可以持续到明年1月底至2月初。
在位于上虞区章镇镇的绍兴上虞祥龙菜业有限公司,为了应对寒潮,负责人陈建国实时监测着大棚温度。“这几天,晚上山区的室外温度在-3℃至-5℃左右,大棚里的小番茄正值生长关键期,要费不少心思;但露天地里的青菜势头很好,天越冷、霜越厚,就越好吃。”他说,要是等到气温再低一些,“霜打菜”的口感还会更好。
陈建国说,近年来,市场对这种“限定性”的季节性蔬菜愈发偏爱。“吃‘霜打菜’就是为了那一口甜糯,但它必须要露天种植,加上要有独特的天气条件,霜降过后,菜叶上才能挂上一层晶莹剔透的霜花,真是要‘靠天吃饭’。”陈建国说,市民有了购买“霜打菜”的习惯,基地、农户也更加愿意规模化种植。
但陈建国表示,并非所有的蔬菜都适合“挨霜”,一般只是叶类菜会变得更甜更好吃,尤其是大白菜、菠菜等,但对于一些抗寒性差的蔬菜,如茄子、豆角等蔬菜,在受冷经霜打后,自身水分就会冻成小冰晶,等融化后,这些水分就会被带走,造成蔬菜缺水发蔫,口感变差。
“近期各大产区蔬菜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有所增加,导致市场供应充足,整体价格下降。”绍兴市蔬菜果品批发交易市场总经理王裕说,目前是大部分秋冬蔬菜集中出产的档期,从绍兴市“菜篮子”价格环比波动分析来看,今年11月5日开始,蔬菜价格整体呈现连续下降趋势。在没有出现极端天气的情况下,市场上的蔬菜货源比较充足,元旦前后,菜价整体价格有望继续保持亲民态势。(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