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家渣土运输企业
“抛洒滴漏”的毛病治好了
日期:12-18
见习记者 孙夏莹
本报讯 “以前,我们在嵊州大道骑行时,回到家脸上总是沾满灰尘,像‘包公脸’。但现在,情况不同了,骑行回家后洗脸,‘洗脸水’干净了许多,真是让人欣慰。”近日,嵊州一位住在渣土运输企业附近的居民对周边环境的改变作出了评价。
前不久,嵊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市区主要5家渣土运输企业内举办了一场以“普法进车队,上路更安心”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汪淑、久诚、嵊丰、长运、绿新等5家工程渣土运输企业位于嵊州大道边,车辆出入频繁,且部分车辆存在密封不严、超载等问题,导致在运输过程中扬尘四溢,影响周边道路环境,对附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迅速组织执法队员深入现场调查。同时与周边居民进行交流,广泛听取他们对扬尘污染问题的看法和意见。”嵊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史东平告诉记者,他们细致观察了运输车辆的作业情况,发现这5家企业的运输车辆普遍存在“抛洒滴漏”等违法违规行为。该局在全面掌握实际情况和严重程度后分别对这5家企业开展了普法宣传活动,详细讲解了相关法律法规,并根据每家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以往,这些渣土车辆的管理十分松散。”史东平告诉记者,他们对这5家企业进行了系统指导,对所有渣土车辆进行统一编号、登记,建立了详细的车辆档案,还对所有车辆进行密闭装置的安装和调试,确保装载的渣土不会沿途洒漏。同时,严格企业遵守装载适量的原则,有效避免了因超载导致的扬尘问题。如今,这5家企业的运输车辆“抛洒滴漏”等违法违规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周边空气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近年来,该局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多管齐下,对建筑施工、渣土运输等领域联合住建局、交通局等部门开展高频次联合执法,精准打击了多起违法违规行为。截至目前,共立案查处大气类案件571起,其中工地扬尘类109起,道路扬尘类462起;累计发放宣传手册1500余份,开展联合检查2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