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晚报

发标·本作货

日期:12-04
字号:
版面:第10版:鉴湖月       上一篇    下一篇

  朱振国

  “发标”,是个常用词,它的意思是发脾气、发威,如乡妇詈骂自己的老公:“浮尸老酒吃醉,又在屋里发标。”职场里也能听到类似的窃语:“今朝不知啥事情,二店王在办公室发标。”

  “标”,是个多义字,它可以当名词,如目标、标准;可以当形容词,如标致;还可当动词,其中一义是显扬,如标榜。“发标”之标,就是“显扬”义。《老残游记》第九回:即如朝廷里做官的人,无论为了甚么难,受了甚么气,只是回家来对着老婆孩子发发标……鲁迅《集外集·“说不出”》:“看客在戏台下喝倒采,食客在膳堂里发标,伶人厨子,无嘴可开,只能怪自己没本领。”“发标”是有限的显威,有分寸的显摆,老公“发标”,无非是仗着酒胆,背后骂骂东家“厉害”;职场二把手的发标,大致离不开夸自己功劳如何之大,老板是个不识好歹的魇子鬼,公司离开他就要倒灶云云。

  语汇中另有一个同类词“发飙”,不加斟别容易混淆。“飙”只一义:风暴。“发飙”虽然也可指发脾气,但它与“发标”有根本性的区别,“发标”是君子动口不动手,不付诸暴力,而“发飙”,常常动口又动手,有暴力倾向。如乡妇责怪的那个酒鬼,如果喝了酒掀桌子,施家暴,那叫发飙;那个职场的二把手,如果砸了电话机,拉倒了文件柜,冲出办公室揭发公司如何偷税漏税,那叫发飙;《老残游记》中的那个朝廷命官,如果骂皇上,烧圣旨,誓言不当狗奴才了,那叫发飙;鲁迅说的膳堂风波,食客如果砸了饭桶,把碗筷从窗口飞向厨子,拉住饭包头(民国时期就有这职业)一顿揍,那叫发飙。

  “本作货”,“本作”,原义指根本事务。“作”,俗发“质(zhì)”音。《韩非子·八说》:“今学者之言也,不务本作而好末事。”越言引申为自己生产的货物,如,果农把自己种的水果,织匠把自织的杜布等,皆称为“本作货”。语言是社会的记录,方言则是生活的直接反映,昔日百业百作兴盛,“本作货”这词也使用频繁,地里收获的谷米菽豆、瓜果蔬菜,家庭作坊的丝麻布帛,器物家具,这些“本作货”皆可成为结交的馈赠与交际的“手把贽”。如乡下人家要讨好城里有点地位的亲戚,往往殷勤地送时鲜的土特产,对这些“本作货”,亲戚一般是不能拒绝的,人情也由此留下。又如某木匠收到亲戚的一篮年糕,不日回送两个小凳,云:“这是自家的本作货,呵呵。”也很自然地回了礼。乡间造屋,作匠互相换工,也是一种“本作货”的交换,甚至学识也可视为一种“本作货”,如瞎子给人算命,事主送上一只母鸡,瞎子也“呵呵”了。有秀才、文士给村坊写契约、各式文本,“本作货”的回礼已不可小觑。

  乡人把人自身的优势条件也称作“本作货”。谁的嘴甜,条杆好,姿容美,情商高,办事得心应手,攻关屡战不败,旁人便戏说:“伊有本作货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