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南:孩提时代在课本上读过他的《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开启了对自然之美的启蒙。大学时学习风景园林,他更是我学业上的精神导师。以后逛公园时感受到的松弛与惬意,就当是俞老师留给我们的温柔吧!
Estragon:作为一个给排水专业出身并且从事过相关行业一段时间的人,深知海绵城市对城市发展进化的贡献。缅怀。
九日禾斗:我在20多岁时就读过他写的《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一书,让我收获很多;读过《反规划》,他提出先构建环境生态基础上再规划建筑,而不是一味地进行主导建设性规划,反规划就是好规划。这些都是独步规划界、卓越沉思的经典思想。后来又陆续读过《生存的艺术》《回到土地》《城市景观之路》《海绵城市》等,每一次中国城市革命都伴随着俞孔坚批判性的思考,彰显了他作为一位顶级规划师直面中国城市建设的勇气与魄力。他从乡土历史和国际视野上透视建筑、规划设计与社会,是很有远见的建筑规划领域的思想开拓者。
爱喝茶的双鱼:惊闻俞孔坚先生离世,那段求学时初识其理念的记忆愈发清晰。当时虽未深究,但他“大脚美学”中蓬勃的野草之力、“海绵城市”里蕴藏的古老智慧以及“反规划”理论所倡导的谦逊与包容,早已悄然沉淀于心。如今面对城市的雨涝与焦渴,反思我们与土地的关系,才更深刻地体会到,他毕生倡导的,不仅是技术路径,更是一种让设计回归自然、回归土地、回归人之根本的价值观革命。他的作品,是对这一信念最有力的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