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日报

从“零”开始 静待花开

日期:10-08
字号:
版面:第08版:绍兴教育导刊       上一篇    下一篇

  “针对一年级新生的特点,我将从零开始,耐心细致地教授汉语拼音、数字认知等基础知识……”“我承诺创建一个充满尊重、信任和支持的班级环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这个温馨的家庭中感到安心和自信……”这是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小学一年级教师签订的“零起点”教学承诺。开学第一个月,我市各校的一年级教师们带着承诺,针对一年级新生实施“零起点教学”,创设和实施了校本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入学适应课程,让衔接成为孩子成长的“缓冲带”,让兴趣成为学习的“发动机”;同时做好家校沟通,携手用“慢的教育艺术”,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小鸟的家,在高高的大树上。小刺猬的家,在厚厚的草叶底下。清清的小溪流里,有小鱼和小蝌蚪的家……每个人,都有自己温暖的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国妈妈。”在绍兴市北海小学教育集团胜利校区一(5)班的教室里,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魏秀芳正带领学生们读着绘本故事《我的祖国》。这是该校的入学适应校本课程——《启梦课程》中的“爱祖国 爱家乡”篇章。在这篇章里,魏秀芳老师用几节课的时间融合语文课本中《我是中国人》以及道法课中的相关知识,用读绘本故事等生动的形式厚植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在给孩子讲解国旗知识的同时,加入规范教育——升国旗时应该怎么做;接着魏老师又从爱祖国引入到爱家乡,结合学生原有的一些体验,进一步认识“故乡之人,故乡之景,故乡之味”。

  “我们学校的《启梦课程》编得特别好!”魏秀芳说。据了解,北海小学教育集团在开学前两周开展了《启梦课程》校本课程的教学。这个课程包含“爱祖国 爱家乡”“我爱学校”“我是我”“常规篇”四大篇章,融合语文、绘本、道德与法治、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通过项目化、跨学科等方式,转变教学方式,让孩子们的校园认知、规则意识、自我认知及家国情怀显著提升。

  “从幼儿园到小学,最关键是让孩子喜欢上新的环境,喜欢老师和同学。”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人民路校区一(1)班的班主任徐君军说。因此,开学头几天,她延续幼儿园的教学方式,在做游戏、讲故事中,带领孩子们认识新环境。如,她通过讲鲁迅的故事,让孩子们对能读这所用鲁迅命名的小学而感到自豪。

  同时,徐老师又抓住小学与幼儿园最大的不同——有更严格的校内一日常规,用儿歌等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带领他们轻松适应小学学习。她用“站如松”“坐如钟”,让孩子们学会课堂站姿和坐姿;以“上课铃声响,快快进教室,小脚并并拢,小手放放平,用品放整齐,静等老师来”,让孩子们理解上课了应该怎么做;用“发言先举手,老师叫我再开口,不插嘴,不乱叫,说话流畅又响亮”,让孩子们明白上课发言的规范……徐老师还给学生们讲“滥竽充数”等成语故事,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明白不做南郭先生,要学会大声朗读。

  一年级的拼音学习是重点也是难点,新昌县滨江小学以游戏为媒介,采用趣味化的拼音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愿。如,教师们在教“j、q、x”时,会创编一个包含吉祥、气球、西瓜等元素的“乡村童趣”故事,让孩子在听故事中认识这几个字母;为了帮助学生区分易混字母,老师会让两名同桌面对面站立,演示“p、q”,从孩子们面对面站立时的两个小肚子,延伸到“b、d”等。

  此外,新昌县滨江小学针对学生不同的学前基础,不搞“一刀切”,允许孩子在学习速度、接受能力上存在差异,在开展分层教学的同时,设计“基础题、提升题、挑战题”三类课堂分层作业,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顺利开启小学生活。如,在数学教学“10以内加减法”时,基础题为“3+2=( )”,提升题为“5+( )=8”,挑战题为“小明有5颗糖,小红比他多2颗,两人一共有多少颗糖”,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回答。

  (图片由受访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