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我去一个朋友家,看到一棵太秋甜柿树。不足1米高,只有两个枝丫,却结出了两个硕大的柿子,我惊呆了。
他告诉我,这棵树是去年才移栽到院子的。刚刚栽下时,被他修剪得只剩下一干两枝三叶。院墙下,潮湿而且缺少阳光雨露,今年居然长出果子了。
于是,我想到我院子里的那棵太秋甜柿树。它是朋友送给我的。他告诉我,第三年就能结果。如今,移栽到院子已经第五年了。
去年开始开花了,于是巴望它结果。我曾蹬梯子,数过果子,蚕豆般大,整整20个。心想,即使掉落几个,终会有收成。哪知,过了几天,开始落果,8个,12个,17个,19个,最后整整20个,个个回归大地,颗粒无收。
今年,树长高了不少,足足有3米。枝头蹿出围墙的栅栏,张牙舞爪,向外扩张,大有与墙外樟树争夺阳光之势。
可就在梅雨季节的一天,白天阳光灿烂,到了夜晚,淅淅沥沥不歇。第二天早上,风雨已过,阳光温暖地打在院子里。只见地上,一个柿子孑然躺着,足足有算盘子大。这是太秋甜柿树上的最后一个果子,对它命运的担心,最终成为现实。我不甘心,搬来人字梯,在树缝中寻觅幸存者,却以失望而告终。如今收获梦再次掉落,我只能望树兴叹,等待下一个春天的轮回。
对此,我百思不得其解。或许,我长期做教师养成职业的习惯,唐朝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的种树“能顺木之天”的理念,成为一种执念。这棵树栽下后,除了偶尔施点肥,一枝一叶都未曾修剪,任其肆意生长,野蛮地霸占院子一角。
我就此请教一位林业专家。他告诉我,果树有个习性,年轻时,拼命扎根生长,让自己的生命得以存活。等它完全成熟后,才通过结果实来繁衍后代,延续生命。所以,你欲使其早结果,一定要适当修剪,不要过多地顾及它的外形是否美观,甚至要下狠心,将主干的头剪去。
他给我讲了他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他在做一线林业技术人员的时候,常到山区指导村民修剪香榧树。有的村民去山上参加培训后,将自己家中一棵棵生机勃勃的树,剪得秃头秃脑,导致夫妻吵架。后来,他动员村民夫妇参加培训,反复示范,告诫他们千万不要舍不得剪去生长旺盛的枝头,否则营养都输送在这些枝头上,导致不结果或少结果。
所以,你要柿子早结果,要像农民一样思考,一方面要顺应树木生长的规律,耐心等待;另一方面要适时修剪,适当干预。这与你们教育学生是同一个道理:一方面要顾及孩子的天性;另一方面,任其野蛮生长的孩子,也是难成才的。所以,需要你们做教师的不断“打理”。
我似乎懂了,或许明年的今天,这棵树会给我一个迟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