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9月19日,2025年绍兴市基础教育优秀成果总结应用暨培育推进活动在绍兴文理学院风则江大讲堂举行。此次活动由绍兴市教育局、绍兴市教育学会联合主办,浙江省教育学会会长韩平,绍兴文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赵阳,绍兴文理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柳国庆,绍兴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石剑晗等出席活动,绍兴市中小学教育科研重点培育学校负责人,教科室主任,全市教育学会会员单位负责人,教育科研骨干教师等3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基础教育优秀成果的总结、应用与未来培育方向。
据了解,浙江省教育厅近日公布2025年全省教书育人杰出贡献奖名单,绍兴有1名杰出教师和37项教学成果入选。其中,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均创绍兴历届最佳成绩,获奖成绩综合排名居全省前列。
跨界开启爱心接力,实现从上学到就业、从校园到社会的系统化、全域化支持,为孤独症学生点亮梦想;打破陈旧观念,构建起一套从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到实验证明、实践评价的教育教学新模式,鼓励学生们在实验室中寻迹科学真理;通过独特的概念教学与问题解决路径,带领学生们形成物理观念,探索学科本质……本次活动对获奖的优秀教学成果进行了集中展示和颁奖,充分展现了我市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理念、方法与模式上的不懈探索与创新。
活动中还成立了绍兴市教育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和绍兴文理学院基础教育服务小分队。绍兴市教育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将以“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发展共赢”为目标,打破高校与中小学壁垒,推进校地、校企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实际应用上的深度合作,构建大中小一体化育人格局。绍兴文理学院将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为绍兴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基础教育教学高质量的发展需要高层次的教育学术引领和指导,本次活动还邀请了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忱作了题为“遵循教育家精神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旨报告。苏忱认为,教育家精神是教育事业的宝贵财富,亟须大力弘扬;同时,也要直面当前教育家精神培育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境。针对如何摆脱困境、推动教师成长,苏忱提出核心观点:唯有强化教师的专业性,才能真正追寻并践行教育家精神。其中,专家型教师的专业成长需重点聚焦两大关键能力——教育反思能力与教学研究能力,二者是教师从“合格”迈向“卓越”的核心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