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何超群 通讯员 范冰鑫
十月的东浦,秋风调和着千年酒香,在黄酒小镇巷陌间铺开一幅活色生香的民俗画卷。国庆中秋假期,作为“手工黄酒第一村”的越城区东浦街道南村村直营店,成为画卷中尤为闪亮的一笔。
10月4日上午,河南游客刘芳走进店内,俯身端详着一排琥珀色陈酿,问道:“有没有口感丝滑的黄酒?”
一位身着淡紫色连衣裙的“店小二”手握品鉴杯,笑吟吟迎上前推荐:“这款‘香雪’出自我们南村,正合您意。这里不仅是‘手工黄酒第一村’,还诞生了绍兴黄酒史上第一枚国际金奖……”
这一幕,让南村村党总支副书记沈国定会心一笑。“小图来了之后,南村的文化招牌真正‘活’起来了。现在我们不只是在卖酒,更是在讲述南村的故事。”
他口中的“小图”,是绍兴市文化特派员、市委宣传部文化事业发展处处长图雅。她的到来,为南村打开了一扇通向更广阔天地的大门。双节期间,她把直营店作为重要窗口,让黄酒文化在游客体验中生根发芽。
紧邻黄酒小镇的南村是绍兴黄酒发源地,历史上曾涌现孝贞、云集等一批响亮品牌。去年夏天,初到南村的图雅发现,千年酒乡陷于“深巷之困”——酒香难远扬,文化资源与市场发展之间隔着一道无形的墙。
为将文化底蕴转化为发展动力,图雅走访酿酒世家,翻阅《南村志》,梳理出南村独特的酿酒古法和文化脉络,绘制出南村的“文化基因图”。
长期以来,因缺乏生产经营资质,南村手工黄酒无法公开销售,成为黄酒文化“活化”的最大瓶颈。在东浦街道等多方支持下,南村启动产业复兴计划,推动家庭酒坊改造升级。去年8月,南村取得全市首张乡村酿酒小作坊营业执照,实现关键“破冰”。
但要让南村黄酒真正立足市场,还需将文化生命力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图雅与乡创团队携手开启文化破局之旅:打造“可带走的南村记忆”文创系列,让游客把文化“带回家”;设计“南村小车”,载着手工黄酒赶集“吆喝”;策划“文化交换空间”,集结多位文化特派员,在吹拉弹唱中传播南村故事。
“这南村真有故事!”细品“香雪”后,刘芳赞叹,“这口感,像把整个江南的秋天都含在嘴里了!我要买一箱寄回河南。”
“走,带大家去看看‘活’着的黄酒历史。”见游客兴致盎然,沈国定热情相邀。图雅也适时递上《酒中有戏 古泊南村》宣传册,发出冬酿时节“共酿一坛酒”活动邀请。
此刻,南村的酒香正悄然沁入游客心间。这一缕醇香,跨越的不仅是地理距离,更是一座从传统通往现代、从乡村走向世界的文化桥梁。老手艺,正在新时代的土壤中发酵出醉人的新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