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翁佳美
通讯员 侯张永 王梦桥
本报讯 国庆中秋假期,诸暨市暨南街道商贸城社区的共富工坊直营店人气爆棚,顾客络绎不绝。东白缘菜籽油、“榧常欢喜”香榧伴手礼、上英园等品牌农产品不断备货补充。
“这里不仅是购物点,更是邻里社交、了解本土文化的窗口之一。”直营店负责人陈帅介绍,店铺创新采用“运营公司+强社公司+茶咖”三方联营模式,打造集产品展销、创业服务、社交空间于一体的共富枢纽和展示诸暨市内山海协作成果的窗口。
为破解山区乡镇优质农特产品售卖难问题,今年3月,诸暨市启动“市内山海协作·共富暨阳”计划,以党建为纽带,推动暨阳街道与浬浦、东白湖、陈宅、同山、东和、马剑等乡镇联动,实现城乡从“单向输血”向“双向赋能”跃迁。
眼下,诸暨正按绍兴市委的部署,进一步深化市内山海协作机制改革,下活全域一盘棋,打好共富总体战。针对乡镇发展不平衡问题,创新实施“1对N”结对机制——重点镇街精准匹配9个相对薄弱乡镇,并联动部门、企业、金融机构等组成9个协作小组,推动片区共建、产业共兴、服务共享。
不仅是共富工坊直营店,遍布城乡的共富市集,也成为情感与资源双向流动的重要载体。
清晨刚从东白湖采摘的蔬果,中午便已上了居民餐桌。在暨阳街道八一社区的共富市集上,“楼下买特产”成为常态。而在不远处的江新社区,“江邻有爱·共富市集”也已通过“行走的选品会”机制,形成“月月有主题、集集有特色”的品牌效应。
截至目前,诸暨已成功打造17个品牌共富市集,开展活动20余场,带动就业近3000人。
随着城乡共融格局打开,产业协作也硕果累累。岭北镇与陶朱街道结对后,聚焦盐焗鸡产业痛点,构建“生态养殖—精深加工—品牌营销”全产业链,截至目前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赵家镇在店口镇牵线下,与洽洽食品达成合作,推出“千年香榧”高端礼盒,依托“一树一码”溯源体系成功打入全国市场。
从结对共建到全域统筹,诸暨以“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为依托,正在不断加快协同发展步伐。与此同时,该市正在通过服务共享的“下沉”实践,整合优化教育医疗等资源,帮扶困难群众,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快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构建起要素双向流动、发展协同共进的山海协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