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日报

绍芯谷 腾笼换鸟筑“芯”城

日期:10-07
字号:
版面:第03版:滨海潮声       上一篇    下一篇

  绍芯谷航拍图。

  2025年是绍芯谷实现“三年出形象”阶段目标的攻坚之年。

  今年以来,绍芯谷始终锚定“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核心要求,以“开局即冲刺、起步即决战”的奋斗姿态,全方位、高强度推进空间重塑、产业焕新与能级提升,一座以“泛半导体+”产业为特色的现代化产业新城正加速从蓝图走向现实。

  记者 章淳 文

  记者 骆烨 等 摄

  绍芯谷入口处。

  绍芯谷城市客厅。

  浙江烯界热管理技术有限公司。

  规划引领 筑牢发展硬支撑

  城市基础设施是区域发展的筋骨,完善的配套更是吸引高端产业和人才的关键。从建设之初,绍芯谷便坚持“基础先行、配套同步”的原则,以科学的顶层规划,全力破解空间制约,提升区域的承载力和吸引力。

  突出“关键工程”,为片区发展提供支撑。作为片区未来的商业与文化核心,绍芯之源建设项目一期工程进展顺利。该项目总投资约8亿元,主要建设集科研办公、商业服务、会议酒店、人才公寓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服务中心。今年5月项目地块成功出让,实现“交地即交证”,标志着片区大型综合配套实现了“从0到1”的历史性突破。而作为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首个大型产业社区1-1项目的收购与设计工作同步进行,体现了“筑巢引凤”的清晰思路,为后续优质项目的快速落地提供了标准化空间。

  如果说主干道是“大动脉”,那么密布的支路网就是“毛细血管”。绍芯谷在推进主干道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内部路网的完善与提升。首个市政配套项目片区主干道马海路(新闸江至国周路段)完成全线改造提升,比原计划提前1个月实现双向通车;马海路(国周路至海南路段)东延开工建设,正推进管线迁改,大潭路、飞越路、江中路等支路建设正有序实施,投用后将有效缓解区域交通压力,极大改善周边出行条件。此外,作为“软配套”的标杆,绍芯谷城市客厅配套项目已完工,正在作试运营准备,它不仅是招商推介的窗口,更是未来服务企业、汇聚人才的重要交流空间,其“小而精、植入式”的建设模式,为片区提供了即时可用的高品质配套。

  前瞻“谋篇布局”,绘制未来发展新蓝图。绍芯谷在全力推进1号片区建设的同时,已将目光投向2号、3号片区的开发。针对该区域可改造地块,积极谋划“泛半导体+”产业园及配套提升工程二期项目,并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此举标志着绍芯谷的开发建设实现了从“点上突破”到“面上开花”的战略转变,为整个园区持续发展预留了充足空间,确保了发展的连贯性和可持续性。

  产业为本 培育壮大新动能

  产业是区域发展的根本动力。绍芯谷牢牢把握“新旧动能转换”这一主线,坚持内生培育与外引招育“双轮驱动”,全力构建竞争力强、韧性足的“泛半导体+”现代产业体系。

  片区内的现有企业是发展的宝贵财富。绍芯谷将企业自主更新作为推动产业升级与城市更新协同发展的主战场。通过精准的政策宣讲和成功的案例引导,持续激发企业“自我革新”的内生动力。

  眼下,2025年的12个重点自主更新项目推进如火如荼,其中飞越、达亿等6个项目稳步建设,希又、精工、俊佳项目陆续开工,华越工具等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总计近80万平方米厂房的完工和在建,不仅是对片区产业空间的“存量优化”,更是对企业产能、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全面升级”。更可喜的是,企业自主更新的浪潮已从1号片区全面推广至2、3号片区,形成了“星火燎原”之势,为新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的、内源性的新动能。

  在项目招引方面,绍芯谷坚持“项目为王”理念,紧盯新质生产力赛道,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目前,绍芯谷已招引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等行业的优质产业项目超30个,计划总投资超300亿元,以全球首创“线路板级”增材制造方案企业柔墨电子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产业、以高端3D打印产业华东创新中心金石三维为代表的新装备产业在绍芯谷集聚成势。

  今年4月,浙江烯界热管理技术有限公司在七色彩虹科技产业园开业。这家专注于石墨烯散热技术的高科技企业的核心产品导热性能比传统材料提升2至3倍,将为中国烯谷(绍兴)总投资150亿元石墨烯产业项目注入强劲动能。“绍芯谷拥有完善的产业生态和龙头企业资源,为我们提供了绝佳的发展平台。”杭州德烯科技集团副总裁、浙江烯界热管理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泓表示。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和留住企业的“软实力”。绍芯谷还坚持需求导向,瞄准企业痛点、堵点,通过打造“芯谷服务驿站”微信服务群、“政企面对面”接待日、“芯谷对话”系列活动等的线上线下协同服务矩阵,为企业提供“增值式”服务。为了招引优质产业项目入驻改造后的产业园,让改造企业获得实实在在的租金收益,带动更多企业加入更新改造大军,滨海新区创新审批机制,探索出“容缺审批+并联审批+桩基先行”的模式,由行政审批部门牵头,联动发改、环保、应急等部门联合审批,加快审批速度,提升落地效率,以“强化服务+产业导入”推动厂房更新进程。

  创新驱动 共建共享促发展

  不久前,省城乡环境建设提升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2025年度城市更新片区试点名单,绍芯谷“共建共享”更新片区成功入选。

  滨海新区袍江更新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片区在实际更新中,以“政策工具箱+更新方法论”的举措,推动创新破题,以片区专项政策为引领,在自主更新、园区运营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形成“自主更新、政企合作、淘汰退出、征收收购”有机更新合作模式“四类十法”;探索“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差异化用地保障,并出台城市更新、产业准入等相关制度保障,为更新实施拓展路径。

  为了更好地提供资金保障,新区还组建规模达100亿元的创新型城市更新基金,吸引有实力的金融类、国企类、民企类等各种资本参与合作,主要投向绍芯谷范围内的产业社区、基础设施配套等城市更新项目,有力缓解了片区发展的资金压力。同时,明确更新基金专门投向有收益的更新项目,全过程覆盖项目投资、建设、运营、退出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资金运作和项目运作的有效闭环,统一破解片区更新的一系列资金问题。

  浙江飞越炬芯“泛半导体+”产业基地,是绍芯谷首个拆除重建的企业自主更新项目,同时也是首个自主更新园区产业基金试点。“多重政策利好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大信心。”浙江飞越炬芯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积极探索“园区+招商+基金+运营”一体化发展模式,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入驻,全力践行“不增一寸地、再造新动能”的转型升级理念。

  打好政策组合拳,是推动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关键之举。今年,新区根据实际发展需要,及时修订出台了《马海片区城市有机更新专项政策意见(试行)》,并配以图文解读,确保企业“看得懂、用得上”。更重要的是,园区秉持“以企为本”理念,以“服务前置、流程再造”为核心,打造“一站式”政策兑现体系,让政策补贴的申请、审核、发放全流程透明、规范、高效。今年已累计兑现政策补贴510.4万元,实现政策红利从“政府端”到“企业端”的快速、顺畅转化,切实提升了企业的获得感,让好政策真正成为助推企业发展的“及时雨”。

  此外,绍芯谷还以特色活动为载体,持续深化政企共建联系,先后成功举办了企业家座谈会和AI应用实战讲座等特色活动,前者搭建了政企坦诚交流、共谋发展的直通平台,后者则紧扣产业前沿,为企业赋能,助力其提升智能化水平。这些活动极大地增强了政企之间、企业之间的互动与黏性,共同塑造了开放、协同、共享的片区文化,为绍芯谷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新旧产业转换,是新区高质量发展的一道现实必答题。”滨海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坚持因地制宜高质量发展总体思路,围绕“五年交答卷”目标任务,以项目再加速、服务再提质、难题再攻坚为主要抓手,高标准建设绍芯谷,全力打造腾笼换鸟样板,为绍兴建设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共富示范市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