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童 波
9月26日晚7点,柯桥区柯桥古镇融光寺小广场,由吴素英越剧工作室倾情打造的“戏聚越音会”唱吧活动如期而至,市民和游客在这里开启了一场越剧之旅。
近年来,绍兴小百花越剧团的一些越剧名家成立越剧工作室,用接地气的方式,拉近老百姓与越剧的距离,其中包括开展越剧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等送文化公益活动,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领略越剧之美。
老百姓舞台
走进位于柯桥古镇的吴素英越剧工作室越剧旦角元素微展馆,精美雅致的戏服、形态各异的戏帽、流光溢彩的头饰等映入眼帘,每一件物品都讲述着越剧优美动人的故事。
吴素英师承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吕瑞英,是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吴素英越剧工作室自2024年5月1日开始,边筹建边开展工作,并成立吴音素影戏曲社,开设越剧旦角元素微展馆。在一年零一个月的时间里,举办了22场活动。工作室于2025年6月6日正式开馆。
谈及成立工作室的初衷,吴素英表示,想让越剧离老百姓更近一点,让更多的人认识越剧、走近越剧,品味越剧舞台的神韵和魅力。
每周五晚,柯桥古镇融光寺小广场便会成为欢乐的海洋。吴素英越剧工作室为越剧爱好者提供了欣赏、学习越剧的优质平台,并配备专业音响、灯光及越剧各流派伴奏,支持市民和游客登台献艺。
今年9月,吴素英越剧工作室与绍兴市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汪嘉宝联袂策划了“戏聚越音会”曲艺专场演出,绍兴五大曲艺集中亮相。绍兴莲花落《好运常在》《踏白菜》《万盏彩》、绍兴宣卷《票》、绍兴词调《十全十美》、绍兴平湖调《西溪桃源》、绍兴摊簧《侬问我》等节目陆续登场。丰富的表演形式、精彩的节目内容、精湛的舞台技艺,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越剧工作室也促进了越剧文化在学生群体中的传播。在吴素英的带领下,浙光小学钱东校区的小学生们开启了一场沉浸式越剧研学之旅。通过吴素英的讲解,大家了解了越剧的百年发展历程,内容包括从“落地唱书”的草根起源,到“越剧十姐妹”的传奇往事,从生旦净末丑各角色中藏着的人间百态,到各个流派的声腔差异。
“越脉相承”兰州大学暑期越剧调研团队观看了吴素英越剧工作室的“戏聚越音会”第四期少儿专场演出。他们通过走访剧团、走进校园、沉浸体验、溯源故里等方式,深入探寻越剧的发展现状,于悠扬婉转的越声中,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丽风采与深厚底蕴。
越剧调研团队的成员们了解到,“戏聚越音会”是吴素英越剧工作室精心打造的公益性活动,旨在为越剧爱好者提供展示、学习、交流的“零门槛”舞台。此外,吴素英越剧工作室还通过新媒体平台全程直播,有效地提升了越剧的线上影响力。“越剧给大家带来了快乐,是名副其实的‘老百姓的舞台’。”有成员这样认为。
助力乡村振兴
柯桥区小百花越剧艺术传习中心党支部书记、艺术总监吴凤花,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师承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范瑞娟。她从艺40载,随团辗转于全国各地,并应邀多次赴国外开展文化艺术交流,对宣传绍兴、宣传越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她还积极参与越剧的推广和传承工作,成立了“柯桥区吴凤花艺术工作室”,致力于培养新一代越剧人才,开展越剧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等送文化公益活动,推动越剧艺术的传承、创新和发展。
越城区东浦街道南村村是吴凤花的家乡,2023年11月6日,吴凤花的“陌上花开”越剧工作室正式揭牌并入驻南村村,依托集越剧研学、互动体验、文化礼堂于一体的酒乡越剧体验馆,旨在通过越剧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该越剧工作室通过越剧历史展示、名段演绎及戏迷互动等,进行越剧文化推广;不定期举办文艺活动,结合黄酒文化进行越剧表演和交流;创作并推广村歌《我家在南村》,结合越剧唱腔与南村风貌,通过音乐传播乡村形象,推动传统戏曲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越剧名家陈飞师承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傅全香,是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出生于上虞区的陈飞,是越剧界十分少见的文武花旦。2018年4月,由上虞区委、区政府投资建设的“越剧大师工作室”暨陈飞越剧艺术馆在曹娥江畔开馆。作为一名越剧艺术从业者,陈飞利用越剧工作室在传承保护戏曲文化遗产、培养新人等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进一步拉近了观众与越剧艺术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