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日报

链上筑巢引凤来

日期:10-04
字号:
版面:第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 记者 张 峰

  9月30日,2025嵊州发展大会上,24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达291亿元。其中,新能源发电、全球储能研发中心两个项目,总投资70亿元,是继今年3月6个总投资52亿元的新能源项目签约落户后引入的新项目,为嵊州新能源装备产业再添生力军。

  大企业引领大集群,大项目推动大发展。4年前,在比亚迪总投资130亿元的动力电池项目落户嵊州后,嵊州便从“头部引领”迈向“链式生长”,从创新侧、制造侧和应用侧“三侧”谋篇布局,重点打造新能源电池装备、新能源汽车装备、氢能装备、数字能源装备、其它清洁能源装备五大产业,形成“三侧五业”的新能源装备产业体系。截至目前,已聚集规上新能源装备产业链企业275家,标志性项目33个,形成超175亿元产值规模的产业集群。

  宁波海威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在嵊州的发展历程,便是该市新能源产业“链式生长”的生动体现。2018年,宁波海威在嵊州投资建设浙江海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2023年,宁波海威在嵊州投资建设第二家企业——浙江浩威汽车零件有限公司。

  从浙江海威到浙江浩威,一字之差,产品截然不同。“两家公司生产的都是一体化底盘件,但前者生产的是高压铸件,后者生产的是低压铸件。”宁波海威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章汉明表示,得益于嵊州新能源装备产业体系的逐渐完善,公司发展一体化压铸等新兴技术有了更多上下游企业的支撑。

  在头部企业的带动下,嵊州新能源装备产业的“链式效应”被激发:汉嵙新材料复合铜(铝)制造项目,羽能新材料锂离子储能电池用补锂剂项目,新起点年产2200万套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鸿星创新材料年产1000吨锂电池纳米陶瓷浆料及水基粘结剂、化学助剂项目等新能源装备上下游配套项目相继落户嵊州。

  “企业发展信心离不开嵊州对新能源装备产业的系统布局与有力支持。”嵊州市新起点焊接科技有限公司营业部副总石赛军表示,公司正在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空调热管理系统与汽车减震系统,其中部分产品已批量生产。去年3月开工建设的新厂区已可投用,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0亿元。

  为支撑新能源装备产业更好地发展,嵊州还深化与同济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链接外部创新资源,大力吸引创新项目、企业落地。同时,高层次打造艇湖实验室,高效运行校地共建研究院,打造高能级科研平台矩阵。

  在艇湖科技城,颢元(绍兴)科技有限公司的无尘车间内,国内首条非铂催化剂和膜电极生产线设备正在入场安装。这家由嵊州市长三角新能源产教融合研究院孵化的企业,突破了燃料电池核心材料“卡脖子”难题。

  “嵊州有很好的储能项目,与我们公司研发的产品是相匹配的。在研究院的牵线下,我们和当地政府达成了合作,这样更有利于自身和本地产业的良性发展。”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产品经过测试,耐久性在2000个测试循环后性能衰减率小于0.4%,性能比肩国际顶尖水平,预计10月份投产,填补国内该类产品空白。

  与此同时,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新能源装备产业集群壮大注入强劲动能。

  从“头部引领”的强势开局,到“链式生长”的集聚效应,再到“集群生态”的加速形成,嵊州正以其清晰的产业规划、坚实的制造业根基和优越的营商环境,书写着从传统制造业强市向新能源装备新高地跃迁的生动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