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日报

剪刀裁过红纸, “高阳许家”里漏进细碎天光

日期:09-30
字号:
版面:第06版:综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高阳许家”民宿。

  ■ 见习记者 俞姝萱 文/摄

  解元台门旁,一家名为“高阳许家”的民宿日前正式开始营业。这家民宿不大,却处处浸染着绍兴古城的味道:写有《兰亭序》的外墙爬着几缕绿藤,照着《三国演义》设计的复古窗棂漏进细碎天光,小天井里的大油纸伞下摆着一张桌子与小椅子。这间民宿的主人,是被称为“轮上雄鹰”的许靖和他的家人。

  民宿同一条街上的不远处,是许靖的剪纸工作室,许靖妈妈陪许靖出摊收摊,去民宿盯装修,妹妹有空也来帮忙——这已成为一家三口安稳平淡的生活日常。从在八字桥边摆摊卖剪纸,到如今在书圣故里拥有自己的剪纸工作室和民宿,许靖一家用了六年的时间。

  机缘巧合之下,许靖一家来到了书圣故里西街,在这里,许靖凭着自己的手艺开出了一家剪纸工作室。不过,想要担负起书圣故里的房租,光靠许靖每天卖剪纸的进账远远不够。为了补贴家用,许芳芳自学了古琴、点茶、制香……学成后,便为公司或个人提供定制课程。她笑着说:“我和孩子们相互影响,他们看到我那么努力,肯定也会更加努力。为了鼓励女儿学习,我去年还自考了企业管理专业的函授。”

  这份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的责任,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动着一家人不断向前,日子过得平凡,但有滋有味。“大宝虽然身体残疾,但特别坚强;小宝乖巧懂事,学习从不用我操心。他们都是我的好孩子。”许芳芳告诉记者,许靖现在也成了一名“小老师”,经常走进鲁迅小学等学校,为孩子们上公益剪纸课,把非遗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中。

  在西街生活的日子里,许芳芳总被老式民居的韵味打动——古老的木椽、斑驳的白墙,仿佛都在诉说着光阴的故事。“住在这样的老宅里”,成了一家人藏在心底的愿望。今年3月,得知解元台门附近的西街150号民居待售,许芳芳立刻动了心。“早就知道解元台门在明清时出过解元,还住过不少名人,没想到真能有机会在这附近安家!”她咬咬牙,马上就定下了这处房子。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如何最大化发挥这间古民居的价值呢?许芳芳心里盘算了起来:西街地处书圣故里景区,却不像蕺山街那般喧闹,闹中取静的环境正适合打造特色空间。自己多年教学传统文化课程积累了不少学员,若做成民宿,既能为学员提供“吃住+古琴雅集”的深度体验,又能吸引游客感受古城风情,闲暇时还能当作自家住所,简直是“一举三得”。

  此后的5个多月时间里,许芳芳忙得脚不沾地,既要忙着自己的课程、帮许靖出摊,又要负责民宿的设计与装修。虽然民宿只有三间房,但每一处细节都藏着她的巧思:房间内,许靖的剪纸作品点缀其间,让其多了几分灵动的气息;外墙上,不仅誊写着《兰亭序》,还写有古琴减字谱,抬眼便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韵味;大门外,一面写着“许靖剪纸公益招生”的酒旗随风飘扬,传递着这家人的温暖与善意。

  这些年,随着文旅产业发展,书圣故里的民宿早已遍地开花,想要从中脱颖而出并非易事。但许芳芳却信心满满,她说,“高阳许家”不仅会成为她的古琴雅集“基地”,还会做周租、十天租或半月租。“绍兴是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适合深度游。我们希望游客来这里,不用像‘特种兵’一样赶行程,而是慢下来,沿着青石板路逛逛古城,在民宿里喝杯茶,感受绍兴的烟火气与文化魅力。”

  在许芳芳畅想着未来时,窗外,绍兴的雨软软地落在瓦上,像极了剪刀裁过红纸的轻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