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日报

送法进校园护航青春路

日期:09-30
字号:
版面:第03版:滨海潮声       上一篇    下一篇

  ■ 见习记者 朱灵斐

  通讯员 王芳芳

  本报讯 新学期伊始,为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提升学生法治素养与自我保护能力,滨海新区社会工作局联合各街道司法所、派出所、平安法治办等,走进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集中开展“送法进校园”系列宣传活动。活动通过案例讲解、互动答疑、发放资料等形式,为师生送上实用的“开学安全指南”,全力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

  在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普法内容紧扣学生日常高频场景,贴近实际校园生活。司法所工作人员以《民法典》为核心,结合“社交平台晒图泄露个人信息”“校园贷利滚利陷入债务危机”等真实案例,用通俗的语言剖析背后的法律风险。现场还重点介绍了滨海新区“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师生通过扫描宣传册地图二维码、搜索附近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或拨打电话、登录线上平台,即可便捷获取法律咨询、公证办理等服务,为应对日常法律问题提供了有效支持。

  辖区派出所民警聚焦网络安全,结合真实案件讲解相关法律后果,明确指出“在网上散布不实信息、造成恶劣影响的,可能构成诽谤罪;未经允许传播他人隐私照片,将面临治安处罚甚至刑事责任”。街道平安法治办工作人员则带来罂粟花仿真模型,直观展示毒品的伪装形态,并通过图文展板揭示邪教的危害,提醒学生保持警惕。针对“刷单返现”“虚假购物”等常见诈骗套路,工作人员现场指导学生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开启来电预警,手把手传授防骗技巧。互动咨询区人头攒动,学生们踊跃提问,工作人员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

  在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普法宣传与新生报到同步进行。工作人员穿梭于携带行李的新生与家长间,分发《民法典》宣传册,重点讲解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法律条文。针对校园欺凌问题,工作人员以易于理解的语言,剖析“言语侮辱”“肢体冲突”“孤立排挤”等表现形式;提醒新生注意安全文明上网,防范个人信息泄露;结合“宿舍盗窃”“打架斗殴”等青年易发违法行为,阐明法律边界,告诫学生“遇事冷静,切忌因一时冲动酿成大错”,引导新生树立“学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意识。

  “青春与法治同行,成长才有坚实保障。”滨海新区社会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高校普法活动精准对接学生需求,有效增强了学生的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能力。新区将持续推进“法治进校园”常态化,不断丰富宣传形式,让法律知识更加生动易懂,为青年健康生活筑牢法治屏障,助力营造文明、和谐、安全、有序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