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日报

小小包挂,撬动一方大市场

日期:09-26
字号:
版面:第12版:融媒       上一篇    下一篇

  如今,年轻人的背包仿佛挂满了整个世界:既有官方售价几十元的明星周边,也有粉丝站设计的应援物,更有来自淘宝、小红书独立设计师和线下实体店的创意产品,价格从几十到上百元不等。

  这股包挂风潮,不仅是一种装饰,更折射出年轻人情感消费与圈层认同的强烈需求。Future Marketing发布的《情绪消费崛起:2025年市场格局与未来走向》显示,2013年以来,“情绪消费”相关产业年均复合增长率12%,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

  这一潮流也在社交和电商平台掀起了可观的关注度。小红书平台上,万物皆可挂相关话题已累计获得8689万次浏览和55.3万次讨论,网友们一边晒单一边种草;得物App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挂件”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140%,订单量也实现127%的显著增长。

  敏锐的商家也早已捕捉到这股消费新动向。如今,在各大电商平台上,主打原创、创意风格的包挂小店不断涌现,成为电商细分赛道中增长迅速的新品类。

  在大数据的精准驱动下,商家、设计团队与工厂紧密协作,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不断推出一款款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包挂产品。

  在标准化的包袋之外,小包挂凭借其低门槛的成本和极高的可塑性,正成为年轻人可以轻松彰显个性的重要元素。

  在得物App相关负责人看来,挂件的流行折射出年轻人消费趋势的转变,他们对潮玩的爱好,正从高单价、主要用于摆设的艺术家款转向兼具实用与装饰性的日常配饰,从个人的欣赏变成可以“晒”出圈的文化。

  “这一趋势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比如,搪胶是泡泡玛特的独家工艺,今年随着LABUBU三代等爆款的出现,逐渐成为行业热点,推动越来越多品牌开始推出搪胶工艺的产品。”该负责人说。

  有趣的是,与早年品牌纷纷跨界做咖啡的风潮相似,如今,小小包挂正成为跨界联名的新宠。越来越多茶饮与咖啡品牌推出限定包挂作为赠品,吸引消费者为了一份可爱挂件下单饮品。不仅如此,各地文旅单位、出版社、博物馆也纷纷借势,将地方符号、文化IP和历史文物“复刻”成包挂,让传统文化轻松走进年轻人的日常生活。

  曾经以“鲁迅咖啡”成功跨界出圈的人民文学出版社,今年再度推出了一系列以鲁迅作品为灵感的毛绒包挂。该系列产品将鲁迅作品中颇有象征性的元素,如茴香豆、闰土的钢叉、皂荚、桑葚、冬菜包子,转化为毛茸茸、软乎乎的实体挂件,成为读者随身携带的文学纪念。在淘宝平台上,该系列包挂售价约30元,凭借鲜明的创意与文化共鸣,一个月内即售出2000余件。

  人民文学出版社文创部主任邝芮介绍说,今年,他们在浙江绍兴鲁迅故里旁,开了一家朝花夕拾文创咖啡店,“这一系列包挂产品,正是为这家咖啡店量身定制的”。他告诉记者,这些产品在线下反响很好,很多消费者亲自到店挑选时还会认真“挑脸”。

  在邝芮看来,包挂类产品的消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眼缘”,“第一眼的喜欢往往最关键,其次才是IP本身的故事和‘梗’”。他们还计划,将近期爆火的鲁迅的紫色毛衣转化为包挂,未来或将以“绝绝紫”的趣称“出道”。

  “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这是我们运营IP的核心思路。”在邝芮看来,无论是当下的包挂,还是之前的胶带、卡牌,本质都是IP在不同的消费趋势下的不同载体。“文创产品不仅是跟随大众喜好,也在某种意义上引领阅读与文化消费的兴趣。每个时代对文化的接受形式不同,不同展现形式下的文创正成为连接经典与当下年轻人的重要媒介。”

  (2025年9月20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记者 孟佩佩 本文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