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日报

90后华裔诗心映侠骨 “鉴湖女侠”在海外出圈

日期:09-25
字号:
版面:第08版:文艺       上一篇    下一篇

  ■ 记者 吴可蒙

  近日,一位特殊的访客——90后华裔女孩、译者兼诗人王艺霖,从加拿大来到越城,踏上了这片心驰神往已久的土地。她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寻访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秋瑾的足迹,完成一场迟到了6年的精神对话,为自己理解并翻译秋瑾的诗歌作品注入新的力量。

  愿意无偿授权

  让更多人读懂秋瑾

  王艺霖祖籍四川,11岁时随父母移民加拿大。然而,地理的远隔并未切断她与中华文化的血脉联系。她的诗歌启蒙源于担任小学教师的外婆,童年时吟诵的古典诗词,早已将中华文化的种子深埋心底。

  6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经一位北美友人推荐,她接触到了秋瑾这位传奇女性及其诗作。“初读秋瑾的作品,就被她争取女性权利的思考和追求自由解放的精神所打动。”王艺霖回忆道,“她的思想穿透百年时空,依然与当代生活,特别是现代女性面临的议题紧密相连。”

  这种精神上的共鸣,促使王艺霖萌生了翻译秋瑾诗作的念头。她说,要准确传达诗歌的神韵,必须深入理解作者的生平与心境。因此,她一直期待着来到秋瑾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实地体验。“译者需要尝试代入作者的视角,才能更好地传递文字背后的情感。”这两日,她终于如愿以偿。

  抵达越城后,王艺霖的第一站便直奔秋瑾故居。在这座充满晚清风格的院落里,时光仿佛倒流。她静静地坐在庭院中,默读秋瑾的诗句,目光抚过她的书房、卧室,凝望展柜中秋瑾使用过的剑、印章、手迹和旧照,那个在书本中符号化的形象,瞬间变得丰满起来。“那一刻,情感难以抑制。”王艺霖说,“我在那里默默地哭了很久,仿佛能触摸到她当年的呼吸,感受到她的愤怒、她的理想。”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为她理解秋瑾的诗词注入了新的动力。

  细心的王艺霖注意到,秋瑾故居的简介配有英文翻译,但展出的诗歌原作却缺少对应的译文。她说,如果故居方面有需要,她非常愿意无偿授权使用自己翻译的秋瑾诗作,“希望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能更便捷地读懂秋瑾,感受她的精神世界。”这份朴素的善意,源于她作为文化使者的自觉。随后,她还参观了大通学堂、秋瑾纪念碑等地,并在书圣故里精心选购了秋瑾相关的书籍,为后续的翻译工作积累更多资料。

  词作译文遭

  大英博物馆侵权

  将一位革命诗人的古典诗词转化为贴切的现代英语,并非易事。她需要阅读大量的原本以及相关作品。由于在海外难以直接购买到秋瑾的研究资料和全集,她时常委托国内的朋友帮忙搜罗书籍。“翻译的前提是精读原文,深入理解。”王艺霖强调,“我必须充分运用我对英文诗歌格律、意象的把握,以及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理解。同时,大量查阅秋瑾的生平资料和她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

  每一首诗,从初稿到定稿,往往需要经历十几次甚至更多次的修改和打磨。“我要反复推敲,寻找最精准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力求既忠实于原诗的意境和情感力量,又能在英语世界中产生共鸣,保留诗的美感。”王艺霖说。

  在温哥华的文学圈,西方文学是讨论的主流,中国文化的声响相对微弱。王艺霖也曾寻觅过其他译者翻译的秋瑾作品,但或因文化隔阂,一些译文未能充分传达秋瑾诗作的精气神。这更坚定了她要将这位巾帼英雄的诗魂更真实、更完整地用英文引介给世界的决心。她开始将自己的译作投稿至北美的文学期刊,并陆续获得发表,逐渐在海外翻译界崭露头角。

  然而,她的翻译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甚至遭遇了知识产权风波。两年前,大英博物馆举办“中国的隐藏世纪”特展,其中介绍了秋瑾的生平,并展出了其词作《满江红》的英文译文,使用的正是王艺霖的翻译版本,但既未事先征得授权,也未予以署名。

  王艺霖发现后,通过社交媒体Twitter公开质询:“嘿,@大英博物馆,我注意到你们的展览‘中国的隐藏世纪’中使用了我的秋瑾诗作译文,但你们从未联络过我商讨许可。请意识到这是侵权行为,你们准备怎么解决?”此举得到了大量译者同行和国际友人的声援转发,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压力。最终,大英博物馆承认疏忽,并就此进行了道歉和赔偿。这次成功的维权经历,不仅维护了译者自身的权益,也提升了国际文化界对翻译作品版权的重视,同时也让秋瑾被国际文化界所熟悉。

  翻译诗作她结识了

  众多艺术爱好者

  历经数年的潜心耕耘,王艺霖的付出终于结出硕果。去年,她编译的诗集《灯与夜蛾》正式出版。这本诗集不仅收录了秋瑾的诗歌,还包含了废名、戴望舒等中国诗人的作品,宛如一扇面向英语读者开启的中国现代诗歌之窗。值得一提的是,出版该诗集的出版社此前并未涉足过此类题材,王艺霖译作此前因“大英博物馆事件”积累的知名度,为诗集的顺利出版作了铺垫。

  《灯与夜蛾》出版后获得了广泛好评,并荣获加拿大文学翻译协会颁发的John Glassco翻译奖。这是40年以来第一次中文文学的翻译作品得到这个奖项,这本诗集也被评为加拿大籍译者翻译的年度最佳首本译作。这本书还被英国国家诗歌图书馆收录。这份荣誉是对王艺霖翻译水准和文化传播贡献的高度肯定,也激励着她在这条道路上继续前行。

  王艺霖曾为一些海外知名大学做过关于秋瑾翻译的英文讲座。通过翻译秋瑾,王艺霖结识了北美等地众多对中国文化,特别是女性议题感兴趣的艺术爱好者,意外地连接起更广阔的跨文化对话网络。她在英国的一位戏剧界朋友创作了一部名为《秋瑾与梅阿芳对话》的剧作,其中所用秋瑾诗歌的英译均出自王艺霖之手。应剧组之邀,她还特别为剧作翻译了秋瑾的《勉女权歌》,让秋瑾的呐喊在异国的舞台上响起,为西方世界理解中国近代思想史,特别是女性觉醒历程,打开一扇窗。

  王艺霖近照。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