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养老服务从“特惠”走向“普惠”
日期:09-25
亦 声
为更好满足失能老年人多层次照护需求,减轻家庭照护负担,滨海新区对符合条件的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分别涵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和机构养老服务。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失能老年人照护问题日渐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滨海新区将民生专项福利聚焦养老服务,通过消费补贴政策赋能,实现了养老服务的“多赢”。一方面有效减轻了失能老年人及其家庭的照护负担,使失能老人能享受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社会化养老服务,另一方面有效激活了养老服务业态市场,鼓励养老机构提升服务质量、丰富消费内容。
对于失能老人而言,此项消费补贴政策如精准滴灌,对社会化养老而言,该政策属于“小众特惠”,只能惠及一小部分老人群体,对更多需要享受养老服务的老年人而言,缺少“大众普惠”的推动。目前,在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之下,仅仅满足失能老年人的照护需求还远远不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对养老服务有着多元需求,除了基本生活照料,还涉及健康管理、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多个方面。因此,滨海新区如能在“特惠”基础上扩大“普惠”成果,引导和鼓励更多银发族享受不同的社会化养老服务,必将打开“银发经济”的新天地。
其一,扩大养老补贴的覆盖范围,将补贴对象从失能老年人逐步扩大到更多有需求的老年群众,是实现“普惠”养老的关键一步。例如,根据老年人的年龄、收入水平、健康状况等因素,制定分层分类的补贴政策,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养老政策红利。这不仅能够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更能进一步释放养老消费潜力,促进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提质增效。
其二,实现养老补贴从“特惠”到“普惠”的跨越,要多渠道助力减轻政策资金压力。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投入,很难满足“普惠”养老的现实需求,必须建立社会多元参与的养老消费托举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领域,通过税收优惠、土地扶持、金融支持等政策,吸引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投入到养老服务产业中来。
其三,要积极探索建立养老服务保险制度,通过引入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适合老年人需求的养老服务保险产品,为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消费提供保障,促进养老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
养老服务补贴从“特惠”走向“普惠”,是顺应人口老龄化趋势、满足老年人美好生活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养老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只有在政府引导下形成多元发力之势,不断完善养老补贴政策体系、拓宽资金渠道、优化服务供给,才能形成一个适度补贴、正面激励、供需平衡、拉动消费、普惠养老的良性循环,让更多的滨海新区老人能安享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