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剑锋
如何继续让越城空气质量屡创最好成绩?关键要在精准上下更大功夫,保持定力、久久为功
据《今日越城》近日报道,通过持续“治气”,“绍兴蓝”已成常态,是抬头可见的风景。在蓝天白云映衬下,迪荡新城风光更是美不胜收。
令人心旷神怡的“越城蓝”持续在线,不仅用一组组数据亮出“硬核成绩单”,而且一幅幅高颜值美图刷爆朋友圈,成为人人向往的最美风景。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近年来,越城区以更高标准、更大决心、更实举措,从调整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到施工扬尘治理,再到提升“车油路企”协同治理水平,在打赢蓝天保卫战上使出连环招、打出组合拳,PM2.5平均浓度持续下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不断增加,“蓝天越来越多,生态越来越好”是越城市民对身边环境改变的切身感受。
行百里者半九十。如何继续让越城空气质量持续提升?关键要在精准上下更大功夫,保持定力、久久为功。一方面要聚焦目标精准应变,实时掌握首要污染物的变化情况,运用大数据等手段比对分析、会商研判、预警预报,并根据不同气象条件提前采取不同应对措施。另一方面要聚焦问题精准施策,抓牢影响环境质量的“基本面”,抓住涉气企业、道路和工地扬尘、裸露土方、高排放车辆、餐饮油烟、秸秆禁烧等方面,在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上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
实现空气质量“好上加好”是一项精细活,依靠科技赋能强化监管十分重要。譬如,对面广量大的施工扬尘、餐饮油烟,要利用颗粒物激光雷达监测、视频监控等手段,第一时间掌握污染物排放情况并跟踪监管处置。对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要通过在线监测、走航监测,实现涉气问题“即时发现、快速处置、跟踪问效”的闭环管理。坚持“人防+物防+技防”,从细小处入手、在细节上用力,促进各项管控措施落地见效,让老百姓呼吸到更加清新的空气。
守护好“蓝天白云”这个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这些年“越城蓝”多了,老百姓“爱蓝天”的热情也高了,“护蓝天”的办法更多了。无论是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还是对破坏空气环境的行为敢管敢打,只要个个用力、人人尽责,并且持之以恒、矢志不渝,就能让“越城蓝”长相伴、永相随。